[发明专利]新能源有功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3818.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2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汪马翔;刘韶峰;王昊昊;常康;李强;李吉晨;张昊天;陈堂龙;扈卫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8 | 分类号: | H02J3/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朱远枫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有功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有功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采取分阶段的优化策略。第一阶段,以参与有功控制优化决策的新能源场站、其他常规机组的有功指令与综合指标的乘积之和最大作为优化目标,通过综合指标引导新能源优先发电;第二阶段,若新能源发电受限于联络线计划,则以前一阶段的优化解分别作为新能源场站的指令下限和常规机组的指令上限,并松弛联络线计划,最终得到考虑联络线松弛后的新能源场站的有功指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联络线计划可松弛的新能源有功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近年来电力市场结构和体制的不断深化,跨区交易已成为各地提升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方式。虽然新能源参与跨区交易已经具备相应的电量交易机制和调控原则,但是联络线计划仍作为刚性的约束,各级电网调控中心只能利用所辖电网的资源进行调峰,在很多情况下面临调峰困难的问题,往往导致被迫弃风、弃光,不利于新能源消纳水平的提升。
随着新能源的迅速发展,电力市场体制的建设在不断深入,针对的临时现货电量申请,专利“计及中长期交易和临时现货交易约束的有功实时控制方法”申请号(201810245441.6)提出通过实时统计各个发电厂的交易电量执行指标,并根据交易电量执行指标实时控制各个发电厂的并网有功,然后对各个发电厂进行公平的指标分配,来最大限度地完成交易计划电量。但是该专利没有考虑联络线计划松弛后释放的新能源消纳空间,未能充分利用跨区电网一体化调控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考虑联络线计划可松弛的新能源有功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了跨区联络线与本地调峰资源相协调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有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各个新能源场站和各个常规机组的参数及实时数据;
根据各个新能源场站和各个常规机组的参数及实时数据,结合第一阶段新能源有功控制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第一阶段优化后的各个新能源场站的有功指令和各个常规机组的有功指令;
根据各个新能源场站的有功指令和各个常规机组的有功指令,若存在新能源电站受限且所有常规机组已无下调空间,则根据各个新能源场站和各个常规机组的参数及实时数据,结合将联络线计划松弛为可调变量的第二阶段新能源有功控制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第二阶段优化后的各个新能源场站的有功指令和各个常规机组的有功指令并下发;否则下发第一阶段优化后的各个新能源场站的有功指令和各个常规机组的有功指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新能源有功控制系统,包括参数获取模块、第一阶段优化模块、第二阶段优化启动判定模块和第二阶段优化模块;
所述参数获取模块用于
所述第一阶段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获取模块获取的各个新能源场站和各个常规机组的参数及实时数据,结合第一阶段新能源有功控制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第一阶段优化后的各个新能源场站的有功指令和各个常规机组的有功指令;若根据所述第二阶段优化启动判定模块的判定结果,第二阶段优化不启动,则下发第一阶段优化后的各个新能源场站的有功指令和各个常规机组的有功指令;
所述第二阶段优化启动判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新能源场站的有功指令和各个常规机组的有功指令,判断若存在新能源电站受限且所有常规机组已无下调空间,则判定第二阶段优化启动;
所述第二阶段优化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阶段优化启动判定模块判定第二阶段优化启动,则根据所述参数获取模块获取的各个新能源场站和各个常规机组的参数及实时数据,结合将联络线计划松弛为可调变量的第二阶段新能源有功控制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第二阶段优化后的各个新能源场站的有功指令和各个常规机组的有功指令并下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3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