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电作业工区配电电缆相间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3504.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6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云;邓江湖;龚洁;李自平;张安安;李茜;林燕;杨永龙;谭少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安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G01R31/12;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电作业 工区 配电 电缆 相间 连接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工区配电电缆相间连接线,包括连接线缆、终端头和两端线夹,具体包含以下步骤:所述连接线缆与所述终端头连接,所述终端头与所述两端线夹连接;将配电电缆与线夹连接;连接线通过线夹固定在配电电缆终端头接线端子上;在另一相线末端的接线端子上固一组均压环;将测试端子通下均压环与配电电缆终端头接线端子可靠连接,连接完成后即可进行相应的测试。本发明不仅能在避免局放脉冲衰减的前提下将电缆三相串联,还能够在加压试验中,防止在换相时出现触电风险;该配电电缆相间连接线将电缆三相串联,可将检测时间缩短至原来三分之一,从而提高作业系统的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电作业工区配电电缆相间连接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电力技术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城市电网的改造工程,配电电缆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所有的配电电缆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但是在投入使用之前,对电缆进行现场交流耐压试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并且由于电缆材料自身特性和工作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存在,电缆的绝缘性能会因为不同的影响因素而发生不同形态的老化。因此,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电缆敷设竣工、状态评价以及检修等工作,对其进行耐压测试以了解其绝缘特性十分必要。但目前,配电电缆需要对三相分别进行加压试验,还会存在局放脉冲衰减的现象,所需检测时间较长,并在换相过程中存在触电风险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带电作业工区配电电缆相间连接线,能够将配电电缆三相串联,有效缩减耐压试验的检测时间,同时避免了检测过程中的换相工作,降低了安全风险,以达到提高耐压试验快速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电作业工区配电电缆相间连接线,包括连接线缆、终端头和两端线夹,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连接线缆与所述终端头连接,所述终端头与所述两端线夹连接;
步骤二:将配电电缆与线夹连接;
步骤三:相间连接线通过线夹固定在配电电缆终端头接线端子上;
步骤四:在配电电缆终端头接线端子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组均压环;
步骤五:将测试端子通过均压环与配电电缆终端头接线端子可靠连接,连接完成后即可进行相应的测试。
在步骤一中,所述两端线夹设有连接螺杆。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种带电作业工区配电电缆相间连接线,在步骤二中,所述配电电缆通过软电缆手柄与线夹上的连接螺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软电缆手柄包括防水密封接头、绝缘手柄和铜导体。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种带电作业工区配电电缆相间连接线,在步骤三中,所述连接线通过线夹分别卡入电缆终端上的接线端子,转动线夹上的连接螺杆,进行固定。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种带电作业工区配电电缆相间连接线中,所述相间连接线在避免局放脉冲衰减的前提下,可用于承受最高17.4KV的耐压试验。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种带电作业工区配电电缆相间连接线中,所述对安装完成的10KV终端头、肘型头专用测试端头等冷热缩电缆附件检测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肘型头专用测试端头包括铜和环氧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安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安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35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智能动力锂电池电路
- 下一篇:用于处理消息的方法、网络节点和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