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3188.7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8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阳;王保明;田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凌俐;四川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2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邹广春;杨争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载波 辐射 探测 组件 | ||
本发明的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包括探测环和绕线,所述探测环由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铰接而成,所述绕线绕制在所述探测环上,所述绕线为双绞线,由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相互绕制而成,所述双绞线在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末端被分线模块分成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并分别从进线孔进入,从出线孔伸出,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连接输入端,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连接负载,所述负载用于过滤掉来自外界的干扰波,探测环工作时直接套接在电力线上进行辐射探测,由于接触面积大且有负载过滤干扰波,辐射探测的效果远高于传统电力载波探测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载波辐射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
背景技术
电力载波是电力系统中特有的方式,电力载波的实现是通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电力载波连接终端设备时,会产生电磁信号并经过电力线传输,而此电磁信号会通过电力线向空间辐射。通过对此辐射信号进行检测,可以评估电力线的连通状态和物理分布。然而电力载波通过电线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较微弱,加上外界电磁信号干扰,直接对电力载波产生的辐射进行检测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同时也很难将在运行中的电力线直接接入探测装置,导致对电力载波的辐射情况的探测误差很大,不容易准确评估电力载波的辐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解决对电力线载波辐射情况的探测的缺陷,针对电磁辐射微弱,外界电磁信号干扰强,检测效果不好且效率低,难以直接在运行中的电力线上接入探测装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包括探测环和绕线,所述探测环在工作状态下可感应电力载波辐射向空间的电磁波频段;所述探测环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探测环采用高磁导率材料(如铁氧体)制作,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一端铰接,两半环可相对转动形成封闭探测环或开口探测环;所述绕线绕制于所述探测环上。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相互绕制形成双绞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均包括外壳和内芯,所述内芯固定与所述外壳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铰接处厚度方向各留一空槽,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铰接时两空槽连通,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空槽内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各设置有一挂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环铰接处两外端面还设置有一楔形限位块,用于限制第二半环相对第一半环的旋转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空槽内设置一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各有一挂钩,所述挂钩挂接在所述挂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弧度方向上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分线模块,用于将双绞线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开。
进一步的,所述分线模块为一方体,安装于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末端,所述分线模块与所述探测环垂直的一面设置有两进线孔,所述分线模块与所述探测环平行的一面设置有两出线孔;所述双绞线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从进线孔进入,从出线孔伸出。
进一步的,从第一半环分线模块出线孔伸出的第一导线与从第二半环分线模块出线孔伸出的第一导线分别连接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的输入端的正负极。
进一步的,从第一半环分线模块出线孔伸出的第二导线与从第二半环分线模块出线孔伸出的第二导线分别连接负载端,所述负载可为阻性、容性或感性的,如连阻性负载时,其特性阻抗在5至500Ω之间。
进一步的,可通过更换双绞线圈圈数、线径和探测探测环材料及形状以达到更宽使用频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凌俐;四川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周凌俐;四川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31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