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2900.1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7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1/2503 | 分类号: | H04L61/2503;H04L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文 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将待处理报文划分为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将第一类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NAT后,通过NAT网关集群采用第一策略对所述第一类进行报文转发处理;第二类报文进行NAT后,通过NAT网关集群采用第二策略对所述第二类进行报文转发处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报文拆分成了第一类和第二类,针对两类报文,做了不同的转发策略处理,保证了一个SNAT集群在伸缩过程中现有流量不中断,并且集群之间不需要状态同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集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SNAT网关集群表示一个具备多节点的、用于处理从内网到公网的主动上行流量的、实现不具备公网地址的内网的多设备访问公网时将数据包源地址SNAT成SNAT网关集群上的公网地址的网关集群。
现有的SNAT网关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单节点的SNAT网关集群,但是单节点的SNAT网关无法横向扩容。一种是多节点的有状态同步的SNAT网关集群,但是集群节点之间需要复杂的连接状态的同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实现在缩扩容过程中现有流量不中断,并且集群之间不需要状态同步。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包括:
将待处理报文划分为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
将第一类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NAT后,通过NAT网关集群采用第一策略对所述第一类进行报文转发处理;
第二类报文进行NAT后,通过NAT网关集群采用第二策略对所述第二类进行报文转发处理。
进一步的,将待处理报文分为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包括:
通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协议栈的分层模型将待处理报文分为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
进一步的,所述NAT网关集群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通过NAT网关集群采用第一策略对所述第一类进行报文转发处理,包括:
在所述第一类报文是主动上行流量且在节点内的NAT系统中的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时,通过节点保持现有源地址转换SNAT并将所述第一类报文转发至公网;
在所述第一类报文是主动上行流量且在节点内的NAT系统中的连接状态为第二状态时,通过节点将所述第一类报文经过NAT系统进行SNAT后,并将第一类报文转发至公网;
在所述第一类报文是被动下行流量且在节点内的NAT系统中的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时,通过节点保持现有源地址转换SNAT并将所述第一类报文转发至公网;
在所述第一类报文是被动下行流量且在节点内的NAT系统中的连接状态为第二状态时,如果所述第一类报文的目标端口未在节点分配的端口范围内,则通过节点将所述第一类报文经过策略路由系统后,按照端口组的划分转发到对应的集群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NAT网关集群正常运行,或所述NAT网关集群处于扩容或缩容的情况下,通过NAT网关集群采用第二策略对所述第二类进行报文转发处理,包括:
在所述第二类报文是主动上行流量且在节点内的NAT系统中的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时,通过节点保持现有源地址转换SNAT并将所述第二类报文转发至公网;
在所述第二类报文是主动上行流量且在节点内的NAT系统中的连接状态为第二状态时,如果第一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类报文,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二类报文经过NAT系统进行SNAT后,并将第二类报文转发至公网;如果除第一节点外的其他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类报文,所述其他节点将所述第二类报文经过策略路由系统后,转发到所述第一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2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窥镜消毒液检测系统
- 下一篇:连杆裂解槽直线度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