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抗干扰的遥测数据融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52515.7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7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万里;向孝龙;王念东;王维;张越;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L69/14;H04L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抗干扰 遥测 数据 融合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指挥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抗干扰的遥测数据融合方法,使用多信道的遥测数据,从多个信道中提取第n个数据帧,将多个信道数据帧按比特位逐一进行比特融合,按照比特质量权重规则对比特数据进行质量权重赋值;若比特质量权重规则为比特0,则比特质量取负;若比特为1,则比特质量取正;将处理后的比特质量相加,判断结果状态;每个比特位输出1、0、或输出数量占优的比特位数据,重复直到帧的所有比特位完成融合,输出优选出来的数据帧。本发明采用的遥测数据融合方法,相对于传统使用面向信道的切换、面向帧的数据融合和面向比特的数据融合,经过仿真验证,确定该方法的抗干扰效果更好,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指挥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人机抗干扰的数据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抗干扰的遥测数据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指挥控制领域。无人机在作战应用过程中,无人机操作员通过无线链路的遥测数据实时获取无人机系统状态信息和侦察或打击目标情报信息,只有信息的尽量准确和完整,才能高效辅助无人机操作员实现侦察或打击任务的完成。然而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无线数据传输是极易受到干扰的,从而会造成一些关键信息的缺失,使得一些时效性很强的任务不能得到有效的完成,从而错失战机或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无人机系统使用运行时,增强干扰条件下无人机遥测数据融合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是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无人机系统一般为了传输冗余和系统抗干扰的设计,一般在视距链路内配置C/U或L/U两种波段组合的视距链路通道,同时还有一路Ku或ka波段超视距通信通道。传统的常见的遥测数据融合方法主要有
1)面向信道的切换;
2)面向帧的数据融合;
3)面向比特的数据融合。
第一种方法在一条链路发生故障或信号质量达不到标准时将遥测信息的获取切换至另外一条相对好的链路,具备通过接收器自动增益自动化控制实现信源切换,消除上述切换过程中导致的数据间隙,以达到保证数据完备性。但这种方法对通道内由于干扰产生的数据内部错误却无能为力。
第二和第三种方法是进一步提高数据融合效果的方法,尽量保证有完备完整的数据。但在干扰条件下(数据误码率大于10-5,数据误码率基本上在10-3的条件下),一般的面向帧的数据融合和面向比特的数据融合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数据要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在干扰条件下数据融合的完整性,需要有效的利用多通道的特性做进一步的融合分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抗干扰的遥测数据融合方法,采用三通道面向遥测比特数据质量加权的方法,即在三通道面向比特多选一的基础上,进行位数据的加权判断,从而进一步剔除错误位数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人机抗干扰的遥测数据融合方法,使用多信道的遥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多个信道中提取第n个数据帧,将多个信道数据帧按比特位逐一进行比特融合,并采用位计数器对数据位数量进行累加,并赋位计数器的初值为1;
步骤二,当位计数器小于或等于一个帧长时,按照比特质量权重规则对比特数据进行质量权重赋值;比特质量权重规则为:若比特为0,则比特质量取负;若比特为1,则比特质量取正;
步骤三,将处理后的比特质量相加,判断结果状态;每个比特位输出1、0、或输出数量占优的比特位数据,然后位计数器加1;
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二到步骤三的过程,直到位计数器大于帧长,输出优选出来的数据帧。
进一步的,步骤二具体为:用每比特的质量给多个通道数据对应的每一位比特数据加权,若比特为0,则比特质量为负;若比特为1,比特质量为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2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