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52235.6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6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滕廷鹏;邢文军;文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廷鹏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肖月华 |
| 地址: | 737100 甘肃省金***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创经皮 进入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包括本体和固定座,所述本体位于固定座的一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块转动连接有定位装置,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通过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本体位于定位装置和调节装置的内侧,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齿块、转动块、球槽、弹簧、转动盘、转块和第一球体,所述转动块通过齿块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块的内腔一侧,所述球槽开设在转动块的一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两个转动块的内侧。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手持方式存在的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的固定不稳定的问题,便于装置的固定使用,解决了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不易精准送到目标位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创经皮固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微创,即主要借助胸腔镜、腹腔镜、内窥镜等设备,以及显像技术,让外科医生以对患者造成最小创伤的情况下实行手术,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是将套筒一类装置植入人体进行固定,而体外需要人工手持进行固定,人工手持固定的方式存在装置固定不稳定的问题,以及装置不便于精准送到目标位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微创经皮固定装置的手持操作存在的固定不稳定的问题以及装置不便于精准送到目标位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包括本体和固定座,所述本体位于固定座的一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块转动连接有定位装置,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通过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本体位于定位装置和调节装置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齿块、转动块、球槽、弹簧、转动盘、转块和第一球体,所述转动块通过齿块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块的内腔一侧,所述球槽开设在转动块的一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两个转动块的内侧,所述转动盘通过转块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块的内侧,所述第一球体滚动连接在两个球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柱体、内槽、球形片、半球块和第二球体,所述柱体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块的一端,所述球形片通过内槽滑动连接在柱体的内侧,所述半球块固定安装在球形片的中间,所述第二球体滚动连接在半球块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固定安装在转块的侧面,所述转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球体固定安装在本体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本体插接在第二球体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定位装置和调节装置配合使用将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的体外部分进行固定,便于使得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更好,本设计解决了传统手持方式存在的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的固定不稳定的问题,便于装置的固定使用。
2.本发明,通过调节装置来对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的体外部分进行固定和微调,便于将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送到人体内的目标位置,使得装置的植入效果更好,本设计解决了传统手持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存在的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不易精准送到目标位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定位装置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调节装置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固定座;3、第一固定块;4、定位装置;41、齿块;42、转动块;43、球槽;44、弹簧;45、转动盘;46、转块;47、第一球体;5、第二固定块;6、调节装置;61、柱体;62、内槽;63、球形片;64、半球块;65、第二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廷鹏,未经滕廷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2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