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间调制的星体角位置强度关联测量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52170.5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9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尹少齐;喻虹;谈志杰;韩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C21/02 | 分类号: | G01C21/02;G01C21/20;G01C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空间 调制 星体 位置 强度 关联 测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星体角位置强度关联测量系统,特征在于其构成包括第一金属孔屏(2)、第一单像素探测器(3)、第二金属孔屏(4)、第二单像素探测器(5)、计算机(6)、第一固定平台(7)和第二固定平台(8);
待测脉冲星(1)发出的光经过所述的第一金属孔屏(2)和所述的第一单像素探测器(3)作为光路A;
所述的待测脉冲星(1)发出的光经过所述的第二金属孔屏(4)和所述的第二单像素探测器(5)作为光路B;
所述的第一金属孔屏(2)到所述的第一单像素探测器(3)的距离与所述的第二金属孔屏(4)到所述的第二单像素探测器(5)的距离相等,距离为d;所述的第一金属孔屏(2)与所述的第一单像素探测器(3)均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固定平台(7)上,所述的第二金属孔屏(4)与所述的第二单像素探测器(5)均固定在所述的第二固定平台(8)上;
所述的第一金属孔屏(2)和所述的第二金属孔屏(4)具有相同的空间分布;
所述的第二金属孔屏(4)的横向中心轴为M2N2;
所述的计算机(6)的输入端与所述的第一单像素探测器(3)和所述的第二单像素探测器(5)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的计算机(6)具有对采集到的光强序列进行关联运算的程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单像素探测器,满足如下公式:
式中,l为单像素探测器的横向直径,λ为待测脉冲星(1)发射的射线的波长,d为金属孔屏到单像素探测器的距离,a为所述的金属孔屏的横向长度;
调节所述的第一金属孔屏(2)、所述的第一单像素探测器(3)与所述的待测脉冲星(1)同轴,调节所述的第二金属孔屏(4)、所述的第二单像素探测器(5)与所述的待测脉冲星(1)同轴,且光路A中所述的第一金属孔屏(2)、所述的第一单像素探测器(3)与光路B中所述的第二金属孔屏(4)、所述的第二单像素探测器(5)不同轴;
2所述的第一单像素探测器(3)和所述的第二单像素探测器(5)同时曝光k次,分别获得在起始角度θ0下光路A起始光强序列和光路B起始光强序列并将光路B起始光强序列和光路A起始光强序列进行关联运算,得到在起始角度下关联成像序列中的强度关联分布
3计算第m次,m=0,N,N为旋转的总次数,光路B光强序列的平均值计算光路A光强序列的平均值计算光路A光强序列和光路B光强序列的强度关联分布平均值
4计算二阶强度关联值,公式如下:
5将第二固定平台(8)绕第二金属孔屏(4)的横向中心轴M2N2旋转下一角度θ后,对所述的第一单像素探测器(3)和所述的第二单像素探测器(5)进行k次曝光,分别记录下第m次旋转后,θm=θ0+mθ,光路A第m次光强序列和光路B第m次光强序列并将光路B第m次光强序列和光路A第m次光强序列进行关联运算,得到在第m次角度下关联成像序列中的强度关联分布
6重复步骤3、4、5,获得多组二阶强度关联值,直到出现二阶强度关联值的峰值为止,记录下此刻第一金属孔屏在笛卡尔坐标系下的角度ξ1和第二金属孔屏在笛卡尔坐标系下的角度ξ2;
7通过基于空间调制的星体角位置强度关联测量系统的几何关系,两光路的待测张角满足以下关系:
Δξ=|ξ1-ξ2|
其中,Δξ代表待测脉冲星发射的两束光的张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间调制的星体角位置强度关联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测脉冲星(1)发射X射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21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