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岸式小密度波浪能发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52057.7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昆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昆兰 |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1500 湖南省衡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岸式小 密度 波浪 发电 装置 | ||
1.一种岸式小密度波浪能发电装置,由气室1、发电机2、发电机支架3、海岸4、浮子5、链条6、固定箱7、直线发电机8、振荡水柱9、波浪10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岸式小密度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室1位于海岸4的上方,发电机位于气室1右侧的发电机支架3上,振荡水柱9位于气室1的内部,浮子5漂浮在振荡水柱表面,并通过链条与固定箱连接,固定箱固定于气室1底部,直线发电机8位于固定箱7内部正中央,波浪10位于气室1外部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岸式小密度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子5内部左右两侧分布有左换能装置11和右换能装置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岸式小密度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换能装置由左重力球11-1、左固定杆11-2、左连接杆11-3、左支撑杆11-4、左短连杆11-5、左定子11-6、左动子11-7、左弹簧11-8、左定子固定杆11-9组成,其中,左重力球11-1通过左固定杆11-2与左连接杆11-3的右端连接,左支撑杆11-4的顶端与左连接杆11-3的正中心连接,左支撑杆11-4的底端固定于浮子5底部,左短连杆11-5的顶端与左连接杆11-3的左端连接,左短连杆11-5的底端连接有左定子11-6,左动子11-7位于左定子11-6的下方,通过左弹簧11-8固定于浮子底部;右换能装置12由右重力球12-1、右固定杆12-2、右连接杆12-3、右支撑杆12-4、右短连杆12-5、右定子12-6、右动子12-7、右弹簧12-8、右定子固定杆12-9组成,其中右重力球12-1通过右固定杆12-2与右连接杆12-3的左端连接,右支撑杆12-4的顶端与右连接杆12-3的正中心连接,右支撑杆12-4的底端固定于浮子5底部,右短连杆12-5的顶端与右连接杆12-3的右端连接,右短连杆12-5的底端连接有右定子12-6,右动子12-7位于右定子12-6的下方,通过右弹簧12-8固定于浮子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岸式小密度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发电机由上初级框架13、下初级框架14、左次级框架15、右次级框架16、永磁体17、绕粗线圈18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岸式小密度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初级框架13、下初级框架14分别位于永磁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上初级框架13、下初级框架14与永磁体之间的间距均为2~4mm,左次级框架15、右次级框架16分别位于永磁体17的左侧和右侧,绕粗线圈18均匀分布在上初级框架13和下初级框架14内部空隙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岸式小密度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室1是固定在海岸4上的空仓结构,一半淹没于海水中,并与海洋联通,在波浪10的带动下,气室1内的振荡水柱9会做上下起伏运动,继而带动液面上的浮子5和空气也做上下的起伏运动,从而使得空气和浮子5所带有的动能通过发电机2和直线发电机8转化为电能,依靠共振来加强振荡水柱9的运动,当波浪10的周期与振荡水柱9的固有周期接近时,波浪10便能够与气室内的振荡水柱9发生共振现象,共振使得振荡水柱9的振荡幅值增加,从而令波浪10的利用效率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昆兰,未经刘昆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20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