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模拟多相流进风环境的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1720.1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7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苗龙;王义春;李森;丁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多相 流进 环境 散热器 性能 风洞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模拟多相流进风环境的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装置,属于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试验装置包括砂尘发生装置,淋雨发生装置,上游段,散热器,热侧循环系统,下游段,分离回收段,引风机,测量控制器。本发明可进行不同砂尘浓度、不同砂粒温度的砂尘环境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不同淋雨量、不同雨滴温度的淋雨环境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砂尘淋雨复合环境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同时也能进行常规自然环境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适用性广;试验条件的参数范围大,拓宽了试验功能;可实现砂粒、水的回收利用,经济性高;排风干净,可行性高;结构紧凑,节约了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模拟多相流进风环境的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可移动式军用装备及特种装备,其冷却系统在极限环境条件下高效、可靠、稳定地工作,可保证整机的高机动性及高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相关装备冷却系统的设计研究与部件选型,关于极限环境,其一般意义上包括:诸如45℃~50℃环境温度的高温环境、4000m~4500m海拔高度的高原环境、3g/m3~6g/m3砂尘浓度的砂尘环境、17.5mm/24h~20mm/24h雨强的淋雨环境等单一极限环境;以及由两种、两种以上单一极限环境叠加而成的复合极限环境。
冷却系统的设计研究与部件选型依赖于散热器的相关性能,而目前散热器传热性能及阻力性能的主要获取方式为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对于常规自然环境、高温环境及高原环境下散热器传热性能、阻力性能地获取,目前已有相关风洞试验技术及装置可以实现。而砂尘环境、淋雨环境、砂尘淋雨复合环境等多相流进风环境下散热器传热性能、阻力性能的试验测试技术及装置却鲜有所闻。
目前已有的砂尘环境散热器风洞试验装置主要用于散热器强度的考核,没有涉及散热器的传热、阻力性能试验,且其风道一般为水平开式结构,试验流道内砂粒很难均匀分布,且砂粒易堆积于风道底部从而导致流场变化,而高含砂量的排风亦导致该类装置不便于室内应用;其他用途的砂尘环境风洞基本上均为水平布置风道,长时间使用同样会导致风道砂粒的堆积,即使考虑了砂粒回收,其效果不佳且不易实现,敞开式结构亦不便于室内应用。
目前已有的淋雨环境风洞试验装置主要用于实现大空间环境淋雨工况,而关于淋雨环境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装置目前还没有相关技术来实现。
而关于砂尘淋雨复合环境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装置,目前亦缺少相关技术来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缺少相关可模拟砂尘环境、淋雨环境、砂尘淋雨复合环境等多相流进风环境的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技术及装置的情况,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模拟多相流进风环境的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装置:可进行不同砂尘浓度、不同砂粒温度的砂尘环境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不同淋雨量、不同雨滴温度的淋雨环境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砂尘淋雨复合环境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同时也可进行常规自然环境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
按照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模拟多相流进风环境的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装置,包括砂尘发生装置,淋雨发生装置,上游段,散热器,热侧循环系统,下游段,分离回收段,引风机,测量控制器;其中:
所述砂尘发生装置与所述淋雨发生装置均设置于所述上游段上方,且所述淋雨发生装置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砂尘发生装置;
所述上游段,所述散热器,所述下游段,所述分离回收段,所述引风机顺次布置连接;
所述热侧循环系统与所述散热器的热侧进、出口连接;
所述测量控制器与所述砂尘发生装置、所述淋雨发生装置、所述上游段、所述热侧循环系统、所述下游段、所述分离回收段、所述引风机均通过信号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1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