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对水流动力综合利用的水藻打捞船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1521.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1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梁钰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钰福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3B1/32;E02B15/10;B02C18/02;B02C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大板桥街道办事处长***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流 动力 综合利用 水藻 打捞 船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水流动力综合利用的水藻打捞船舶,包括船体、叶片、打捞带和切割刀,所述船体的外侧嵌入式轴连接有第一齿辊,所述第一齿辊通过齿条连接有第二齿辊,所述船体的顶部边缘处螺栓固定有安装架,所述第一导轴和第二导轴上套设有打捞带,所述船体的顶部边缘处开设有导料槽和收集槽,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螺栓固定有支架,所述导盘的外侧焊接有导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轴连接有切割座,所述支架底部的内侧螺栓固定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该可对水流动力综合利用的水藻打捞船舶,利用船体在行进时水流的动力实现对水藻的打捞,同时可以利用水的动力对水藻进行切碎操作,便于后续收集存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对水流动力综合利用的水藻打捞船舶。
背景技术
水藻是一种藻类水生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业中的垃圾与污水对河流的影响,导致水藻在水中繁殖迅速,水体中过多的水藻不单能导致水体腥臭和发绿发黑,更严重的是可以产生藻毒素,对鱼类和人体造成伤害,进而为提高水质,对河流水藻进行治理是重中之重;
在对河流中的水藻进行治理时,较为有效的方式是对水藻进行打捞,但由于水藻在河流中的分布范围较光,传统的手动打捞以及无法满足打捞需求,通过水藻打捞船舶进行快速打捞是现在常用的手段,但现有的水藻打捞船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水藻打捞船舶通过电器设备驱动,在水中行进,水在船舶行进时产生的流动能量是自然存在的,现有的水藻打捞船舶,在对水藻进行打捞时,通常采用额外的动力,不能对水流的动力加以合理利用,浪费能源,同时水藻大部分呈茎叶状,在对其进行打捞时,为方便收集和存放,使其不占用空间,通常需要对水藻进行破碎,现有的水藻打捞船舶,在进行水藻打捞时,不方便利用水流的动力对水藻进行同步破碎操作,打捞后再进行破碎,费时费力。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水藻打捞船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水流动力综合利用的水藻打捞船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水藻打捞船舶,在对水藻进行打捞时,通常采用额外的动力,不能对水流的动力加以合理利用,同时不方便利用水流的动力对水藻进行同步破碎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对水流动力综合利用的水藻打捞船舶,包括船体、叶片、打捞带和切割刀,所述船体的外侧嵌入式轴连接有第一齿辊,且第一齿辊的外侧贯穿船体固定有叶片,所述第一齿辊通过齿条连接有第二齿辊,且第二齿辊轴连接于船体边侧的内部,所述船体的顶部边缘处螺栓固定有安装架,且安装架内侧的两端分别轴连接有第一导轴和第二导轴,并且安装架内侧的中部轴连接有震动轴,而且震动轴的中部套设有震动块,所述第一导轴和第二导轴上套设有打捞带,且打捞带的边侧粘接有导水板,所述船体的顶部边缘处开设有导料槽和收集槽,且导料槽和收集槽之间相互贯通,并且导料槽内轴连接有螺旋推进轴,而且导料槽位于打捞带的下方,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螺栓固定有支架,且支架内轴连接有切割轴,并且切割轴的中部固定套设有导盘,所述导盘的外侧焊接有导杆,且导杆上活动套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轴连接有切割座,且切割座的底部固定有切割刀,并且切割刀位于打捞带的上方,所述支架底部的内侧螺栓固定有限位框,且限位框套设于切割轴的外侧,所述限位框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放置有限位杆,并且限位杆固定于切割座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船体左侧的第二齿辊通过皮带与第二导轴相连接,且船体右侧的第二齿辊通过皮带与震动轴之间相连接,并且震动轴通过皮带与切割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辊关于船体的中心轴线设置有2组,且每组设置有3个,并且3个第一齿辊呈阶梯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辊的一端套设安装有限位环,且限位环嵌入式固定于船体的内部,并且第一齿辊与限位环之间构成棘轮结构。
优选的,所述震动块的两端为凸起结构设计,且震动块的长度大于打捞带上下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钰福,未经梁钰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1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