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板烘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1050.3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4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锦心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0 | 分类号: | F26B9/00;F26B21/00;F26B21/02;F26B25/00;F26B2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陈丹丹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板 烘干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板烘干系统,其包括有:热交换装置,其利用热源加热冷态的烘干气体;进气室,其利用引风装置将经过所述热交换装置加热后的烘干气体由所述热交换装置引入板框组;板框组,其由N个单板和N+1个间隔装置间隔叠加形成,相邻两个所述的单板之间通过所述间隔装置之间形成夹缝通风道,所述烘干气体通入所述夹缝通风道烘干所述单板;排气室,其将由所述板框组通出的湿热烘干气体排出。本发明的单板烘干系统,通过间隔装置使多个单板直立相对固定,能够有效做到过风均匀、风阻小、烘干效率高、能耗低、烘干过程不变形等优点,相比传统的单板干燥设备,其同等体积下的生产量可提高100倍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烘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板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多层板具有变形量小、结构强度高、环保等级高等诸多优点,且生产多层板对原材料的要求较低,原材料供应充足,生产成本低,因此在国内木制板材中享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
单板烘干是制作多层板和模板的重要工序,单板是从木材上旋剥下来的厚度在1.5-2.2mm之间的薄板,单板的水分很高,通常在30-80%之间,有些木材的水分甚至高达80%以上,因此在压合前必须烘干。但正由于单板的含水量高,导致其烘干难度大,受热后易发生变形,烘干速度越快则变形就越严重。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单板烘干方式是通过隧道式滚捅将单板上下对压,然后上下热风对着单板吹,滚捅将单板向前传送,直至烘干后从隧道另一端送出。这种烘干方式的主要缺点是:占地面积大、烘干效率低。
申请人曾尝试把单板竖起来放,每个单板之间用筛网隔开保持通风,再吹热强风的方式进行烘干,虽然体积可以大大缩小,但因为筛网经纬线交错,极大地影响了过风量,从而因为阻力太大而导致烘干效果不好,但筛网对固定单板不发生形变有一定的效果。因此目前大部分仍采用单板平铺上下对吹的方式进行烘干,不仅占地面积大了100倍,而且能耗高,热效率只有15%左右,能源浪费严重,生产速度低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板烘干系统,通过对筛网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间隔装置,单板通过上述间隔装置被直立相对固定,能够有效做到过风均匀、风阻小、烘干效率高、能耗低、烘干过程不变形等优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板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板烘干系统包括有:
热交换装置,其利用热源加热冷态的烘干气体;
进气室,其利用引风装置将经过所述热交换装置加热后的烘干气体由所述热交换装置引入板框组;
板框组,其由N个单板和N+1个间隔装置间隔叠加形成,相邻两个所述的单板之间通过所述间隔装置之间形成夹缝通风道,所述烘干气体通入所述夹缝通风道烘干所述单板;
排气室,其将由所述板框组通出的湿热的烘干气体排出。整体式的板框组形成了狭缝通风道的叠加单板组铅直或水平放置在进气室和排汽室之间,通过换热器加热的热风经过进气室通过板框组再进入排汽室,对单板进行烘干,板框组可以有效避免单板在烘干过程中的形变,同时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一次装夹可以实现N个单板的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热源为由所述排汽室通出的湿热的烘干气体。通过上述设置,对烘干气体进行循环、梯度利用,大大降低系统能耗和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间隔装置包括所述沿气流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耐高温的间隔体,所述间隔体与所述单板紧密接触,相邻两个间隔体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夹缝通气道由多个所述的气流通道组成。通过间隔体有效地压实在单板两侧的纵横纹理上,只要有合适的密度,木材的变形度被最大限度的控制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锦心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锦心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1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