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用户负荷识别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50969.0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磐;高强伟;张慧颖;魏然;庞宗永;韩斌;李艳;黄旭;李宇;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东供电分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00;G06F11/36;H02J3/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用户 负荷 识别 测试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压用户负荷识别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包括低压电网,在该低压电网的三相电源的主路内安装有低压断路器,所述三相电源的二次出口端并联有多个电子负载,在低压断路器和每个电子负载的之路上均安装有一接入工装,每个所述的接入工装均设置有接口用于与外部的测试设备连接,各个所述的电子负载分别和一测试工作站实现数据互通,用于配置电子负载的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压用户负荷识别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有大量公开文献都在研究用户负荷识别算法,也有一些企业开发了用户负荷识别设备与系统,主要通过负载的瞬时特性或稳态特性或两者结合实现对负载的识别。公开文献上对识别算法或识别系统的验证,基本都是采用了一些实物负载进行实际运行后进行验证,但实际应用中的负载数不胜数,实验室实物负载的代表性过于狭小,难以对算法或系统的有效性进行全面的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置灵活,拓展性强,有效采集电气数据的低压用户负荷识别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压用户负荷识别测试系统,包括低压电网,其特征在于:在该低压电网的三相电源的主路内安装有低压断路器,所述三相电源的二次出口端并联有多个电子负载,在低压断路器和每个电子负载的之路上均安装有一接入工装,每个所述的接入工装均设置有接口用于与外部的测试设备连接,各个所述的电子负载分别和一测试工作站实现数据互通,用于配置电子负载的大小。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的电子负载内均存储最多500个负载特征曲线,并按负荷曲线列表的方式动态调整负载大小,所述的负荷曲线列表由测试工作站下发。
进一步的,每个负载特征曲线均通过唯一的负载特征曲线标识ID标示,每个负载特征曲线均包括“负载曲线数据时间长度”和“负载曲线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接入工装通过50/5的CT接入对应线路的3相电流,并直接引入对应线路的电压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工作站内存储有负载特征曲线,并内置运行测试软件,该测试软件具有测试方案编辑与执行能力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子负载与以太交换器连通,并经该以太交换器与测试工作站实现数据互通。
应用一种低压用户负荷识别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操作人员通过上位机向测试工作站输入命令;
步骤2:测试工作站根据命令制定测试方案;
步骤3:测试时,测试软件通过报文将对应ID的“负载特征曲线编排列表”下发给对应电子负载;
步骤4:电子负载按报文要求启动时间启动,依次按“负载特征曲线标识ID1”对应的“负载曲线数据”改变负载大小,并按次数循环,直到报文中所有的曲线均执行完成。
而且,所述步骤2中的测试方案由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组成。
而且,所述测试用例包括各个电子负载“负载特征曲线编排列表”,格式为:电子负载ID,启动时间,“负载特征曲线标识ID1”,次数,“负载特征曲线标识ID2”,次数,“负载特征曲线标识ID3”,次数…“负载特征曲线标识IDn-1”,次数,“负载特征曲线标识IDn”。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中,测试系统由三相低压电网供电,通过低压断路器给一系列电子负载供电。在低压断路器以及各个电子负载支路上,均安装了测量设备的接入工装,方便待测仪器/仪表的接入。电子负载通过以太交换器与测试工作站联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东供电分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东供电分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0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