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开路检测电路及方法,LED驱动芯片及驱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50831.0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1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贺凌翔;冯根强;刘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5/50 | 分类号: | H05B45/50;H05B45/30;G01R31/54;G01R31/44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虞凌霄 |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区朗山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开路 检测 电路 方法 驱动 芯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开路检测电路及方法,LED驱动芯片及驱动方法。所述电路包括:激励模块,用于在当前检测的LED的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激励电压,当前检测的LED开路时,激励电压大于当前检测的LED的导通压降、且小于电压阈值,电压阈值为两个串联LED的导通压降;当前检测的LED正常时,激励电压等于当前检测的LED的导通压降;判断模块,用于采集激励电压,并与参考电气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当前检测的LED是否开路。本发明通过检测出开路的LED,可以在驱动时不对开路的LED进行点亮驱动,从而能够避免因LED开路所引起的其他LED误点亮问题。且检测时的激励电压大于LED的导通压降、小于电压阈值,能够避免开路检测过程中激励电压在LED开路时将其他LED误点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故障的探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LED开路检测电路,还涉及一种LED开路检测方法,一种LED驱动芯片,一种LED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LED(发光二极管)灯条都是装配有动态扫描驱动芯片的。随着科技的发展,LED面板中的点阵越来越多,驱动芯片的驱动端口的数量也相应增多。而端口数量的增多就意味着芯片面积的增加,生产成本也会变高,乃至于芯片封装出来的体积也更大,不利于电路板级的应用。
因此,LED复用驱动模式应运而生,其驱动端口合并了SEG(段选)口和GRID(位选)口的驱动功能,如图1所示,只需要一组m个驱动端口,就能实现对m×(m-1)点阵的驱动,大大提升了驱动端口利用率。
复用驱动模式下特殊的LED驱动网络,决定了芯片的任意两个驱动端口之间均会存在多条LED通路,且两个驱动端口之间只有一条通路是单个LED,其余通路都是两个LED串联。在单个LED的通路正常工作时,其余两个LED的通路均不会被点亮,显示效果正常;而当该单个LED的通路发生开路,且端口的驱动电压足够高时,其余两个LED的通路就会被误点亮,从而导致显示效果异常。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LED开路检测电路及方法,LED驱动芯片及驱动方法,对复用驱动模式的LED点阵进行开路检测,以避免芯片在实际应用中出现显示效果异常的问题。
一种LED开路检测电路,用于对复用驱动模式的LED点阵进行开路检测,包括:激励模块,用于在当前检测的LED的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激励电压,所述激励电压被配置为在所述当前检测的LED开路时大于所述当前检测的LED的导通压降、且小于电压阈值,所述电压阈值为两个串联LED的导通压降,所述当前检测的LED为所述LED点阵中的LED;判断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激励电压,并与参考电气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当前检测的LED是否开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的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激励模块包括电压源,通过控制所述判断模块采集所述当前检测的LED的阳极或阴极电压时所述电压源对所述阳极或阴极的充电时间,使所述激励电压大于所述当前检测的LED的导通压降、且小于电压阈值;或在控制充电时间的同时,通过在所述电压源和所述当前检测的LED的阳极之间串联阻抗元器件,所述阻抗元器件用于进一步限制所述激励电压对所述阳极的充电速度,使所述激励电压大于所述当前检测的LED的导通压降、且小于电压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励模块包括恒流源,通过控制所述判断模块采集所述当前检测的LED的阳极或阴极电压时所述恒流源对所述阳极或阴极的充电时间,使所述激励电压大于所述当前检测的LED的导通压降、且小于电压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励模块包括恒压源,所述恒压源的电压大于所述当前检测的LED的导通压降、且小于电压阈值,能使所述激励电压也大于所述当前检测的LED的导通压降、且小于电压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0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