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境汇款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0548.8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4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20/40;G06Q20/1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张峰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汇款 数据处理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境汇款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能够对金融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统计,支持多币种交易、资金实时到账,支持原币到账或人民币到账,能够实现外汇资金直接结汇,能够实现国际收支统计信息实时申报,以及黑名单管理和可疑分拆交易监控,为汇款人提供更为便捷、安全、高效的服务,为监管部门提供更为及时、准确、规范的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境汇款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海外移民向本国汇款达到5340亿美元,其中中国移民汇往家乡的数额达到660亿美元,仅次于印度(700亿美元),远远高于排名其后的墨西哥(24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移民汇款接收国。
随着中国跨境汇入汇款业务量的增长,汇款人对跨境汇款服务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需求不断增加。而现有技术中,跨境汇款流程人工干预的环节较多,往往耗时长、效率低、易出错。其次,以往汇款人通常只能选择原币到账,到账后再人工办理人民币结汇,这种做法手续繁琐且费用较高。再者,由于业务标准、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业务受理机构无法为监管机构提供及时、准确、规范的统计数据,不利于监管机构进行事中监督和事后审查。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跨境汇款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能够对金融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统计,支持多币种交易、资金实时到账,支持原币到账或人民币到账,能够实现外汇资金直接结汇,能够实现国际收支统计信息实时申报,以及黑名单管理和可疑分拆交易监控,为汇款人提供更为便捷、安全、高效的服务,为监管部门提供更为及时、准确、规范的数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跨境汇款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数据统计模块、第二数据统计模块、数据中间处理模块、第一数据监控模块和第二数据监控模块:
所述第一数据统计模块、第二数据统计模块、第一数据监控模块和第二数据监控模块分别与数据中间处理模块具有双向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数据中间处理模块接收第一数据统计模块发送的第一数据验证请求和第一数据统计请求并传递至第二数据统计模块,同时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验证请求和第一数据统计请求生成第一数据监控请求和第二数据监控请求分别发送至第一数据监控模块和第二数据监控模块;所述数据中间处理模块接收第二数据统计模块发送的第一数据验证结果和第一数据统计结果,以及第一数据监控模块发送的第一数据监控请求结果和第二数据监控模块发送的第二数据监控请求结果,并将第一数据验证结果、第一数据统计结果、第一数据监控请求结果和第二数据监控请求结果发送至第一数据统计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中间处理模块包括相互数据连接的前置子模块、联机统计子模块、清算统计子模块和管理子模块;
所述前置子模块通过双向数据传输通道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统计模块和第一数据监控模块;
所述联机统计子模块通过双向数据传输通道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统计模块;
所述清算统计子模块通过双向数据传输通道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监控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中间处理模块还包括差错统计子模块;
所述差错统计子模块通过双向数据传输通道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统计模块并接收所述第一数据统计模块发送的第二数据统计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数据统计模块为汇出银行数据统计模块;所述第二数据统计模块为汇入银行数据统计模块;所述数据中间处理模块为银行卡联合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数据监控模块为外管局个人结售汇系统;所述第二数据监控模块为外管局国际收支平衡管理信息系统;所述前置子模块包括汇款验证处理单元、联机汇款交易处理单元、汇款验证交易业务检查单元、黑名单管理单元和接口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05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