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手环的新冠预警方法、装置、手环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9812.6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8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柳班;郑劲平;钟南山;罗琴芳;王旭东;万志超;张桂霞;黄贤钹;鲁力;王尧;张东霞;江正莲;颜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智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0;G08B21/18;G08B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51066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预警 方法 装置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环的新冠预警方法、装置、手环及介质,涉及智能手环应用技术领域,该智能手环的新冠预警方法包括:获得目标用户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体征参数;若体征参数为有效体征参数,则对体征参数进行归类处理,得到目标特征参数;将目标特征参数发送给数据中心;依据数据中心返回的患病评估结果,对目标用户进行标记,得到目标用户对应的健康标记结果,其中,患病评估结果为数据中心依据目标特征参数对应的动态变化信息确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智能手环的疾病预警标记功能,使得智能手环可以快速标记用户的健康状况,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疾病防控工作者的工作量,降低防控工作者的疾病感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环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手环的新冠预警方法、装置、手环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如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危险。
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是2019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该病毒症状一般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该病毒已确认存在人传人现象,且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且有一些人被感染后并无症状出现。
目前,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需要大医院里的医务人员乃至社区工作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简称新冠患者)、与新冠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的人以及疑似新冠感染者进行检测和标记,这导致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增,严重占据了社会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并且相关工作人员还面临自身被感染的风险。如何借助电子设备在不接触人群的情况下提前发现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成为当前技术所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手环的新冠预警方法、装置、手环及介质,以实现智能手环的疾病预警标记功能,使得智能手环可以快速标记用户的健康状况,从而减少疾病防控工作者的工作量和降低防控工作者的疾病感染风险。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手环的新冠预警方法,包括:
获得目标用户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体征参数;
若所述体征参数为有效体征参数,则对所述体征参数进行归类处理,得到目标特征参数;
将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发送给数据中心;
依据所述数据中心返回的患病评估结果,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标记,得到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健康标记结果,其中,所述患病评估结果为所述数据中心依据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对应的动态变化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获得目标用户在体征指标采集过程中的体征参数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体征参数是否为有效体征参数;
若所述体征参数为无效体征参数,则结束体征参数采集,并向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通知消息,所述移动终端为与所述智能手环连接的终端。
可选的,所述体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数:脉波参数、体温参数、血压参数;所述对所述体征参数进行归类处理,得到目标特征参数,包括:确定每一种体征参数对应的体征指标类别;针对每一种体征参数,依据所述体征指标类别进行整形处理,得到目标特征参数。
可选的,患病评估结果包含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患病概率,所述依据所述数据中心返回的患病评估结果,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标记,得到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健康标记结果,包括:
从所述患病评估结果中,提取患病概率达到对应预设标记概率阈值对应的疾病信息;
依据所述疾病信息确定传染风险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智康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智康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9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