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模板构造式超薄热管理材料的生产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49652.5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3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河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衡山科学城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7/16 | 分类号: | B29B7/16;B29B7/22;B29B7/82;B29C43/24;B29C43/32;B08B9/087;C09K5/14;C09K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 地址: | 421007 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岳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板 构造 超薄 管理 材料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模板构造式超薄热管理材料的生产设备,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挤料器,所述挤料器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挤料头,所述挤料器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上端中部穿插活动连接搅拌装置,所述加工台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所述加工台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加工台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负模板构造式超薄热管理材料的生产设备,通过设置混合桶和搅拌装置,提高了混合效果,加块了融化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设置挤压装置,便于对材料进行挤压,提高了材料的薄度,保证了材料生产的均匀性,加强了材料的生产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模板构造式超薄热管理材料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热管理材料是具备导热兼储热功能的一种材料,通过调整混合比例可以达到不同的导热和储热值,其在电子产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具备的强大的导热性能和储热性能可以辅助电子产品进行散热,但现有的热管理材料的生产设备还存在以下不足:1、热管理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物料混合的不够彻底,对物料的加热也不够均匀,影响了生产效率,且物料容易附着在桶壁上,产生了极大的浪费;2、大多数设备生产出的热管理材料的厚度不够薄,影响了材料的使用,且材料的厚度还不够均匀,影响了材料的品质;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负模板构造式超薄热管理材料的生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模板构造式超薄热管理材料的生产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负模板构造式超薄热管理材料的生产设备,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挤料器,所述挤料器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挤料头,所述挤料器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上端中部穿插活动连接搅拌装置,所述加工台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所述加工台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加工台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优选的,所述混合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上端左部穿插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桶体的下桶壁中部穿插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下端贯穿挤料器的上端,所述桶体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环,所述桶体的下端与挤料器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桶体的上端并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若干个搅拌杆远离搅拌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壁板,所述搅拌轴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左端下部和右端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且四个加固板的下端均与加工台的上端固定连接,前侧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电机,所述挤压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前侧固定板的前端并固定连接有挤压辊,所述挤压辊的前端和后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前侧固定板的后端和后侧固定板的前端活动连接。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刮壁板均与桶体的桶壁接触,若干个所述加热管的长度均与若干个搅拌杆的长度一致。
优选的,四个所述加固板均为三角形结构,所述挤压辊的下端面与传送带的上端面不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设置混合桶和搅拌装置,通过加热环对桶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使其融化,再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杆和加热管对物料进行混合搅拌,通过加热管在搅拌的同时还对物料进行加热,使物料加热得更加均匀,提高了混合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刮壁板对桶体桶壁上的附着物料进行刮除,避免了物料的浪费;
二、通过设置挤压装置,通过加压电机带动加压辊转动,使挤压辊对材料进行挤压,从而使材料的厚度变得更加薄,提高了材料的质量,同时挤压辊的挤压也保证了材料生产的均匀性,避免了材料出现薄厚不均的问题,加强了材料的生产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衡山科学城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市衡山科学城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96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板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列车通信方法及列车整车车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