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状卫星网络中的重路由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9505.8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0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杨芫;徐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45/24 | 分类号: | H04L45/24;H04L45/28;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状 卫星网络 中的 路由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网状卫星网络中的重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卫星节点(x,y)和目的地卫星节点(a,b)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的所在区域;以及
根据所述所在区域采取相应的路由计算策略;
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第一位置关系:xa且(b+ymax-y)%ymax≤(y+ymax-b)%ymax,其中,%表示取模运算,从y出发往卫星运动方向到达b的距离比从y出发往卫星运动相反方向到达b的距离相等或更短;
第二位置关系:xa且(b+ymax-y)%ymax≤(y+ymax-b)%ymax,从y出发往卫星运动方向到达b的距离比从y出发往卫星运动相反方向到达b的距离相等或更短;
第三位置关系:xa且(b+ymax-y)%ymax(y+ymax-b)%ymax,从y出发往卫星运动相反方向到达b的距离比从y出发往卫星运动方向到达b的距离更短;
第四位置关系:xa且(b+ymax-y)%ymax(y+ymax-b)%ymax,从y出发往卫星运动相反方向到达b的距离比从y出发往卫星运动方向到达b的距离更短;
第五位置关系:x=a且(b+ymax-y)%ymax≤(y+ymax-b)%ymax,从y出发往卫星运动方向到达b的距离比从y出发往卫星运动相反方向到达b的距离相等或更短;
第六位置关系:x=a且(b+ymax-y)%ymax(y+ymax-b)%ymax,从y出发往卫星运动相反方向到达b的距离比从y出发往卫星运动方向到达b的距离更短;
第七位置关系:xa且y=b;
第八位置关系:xa且y=b;
所述根据所述所在区域采取相应的路由计算策略,包括:
步骤S1,如果所述当前卫星节点为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则接收转发的数据包;
步骤S2,如果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属于第一位置关系,且所述节点(x,y)去往节点(x-1,y)的链路可用,且数据包不是来自节点(x-1,y),则下一跳节点为(x-1,y);否则,执行步骤S21;
步骤S21,如果所述节点(x,y)去往节点(x,y⊙1)的链路可用,且数据包不是来自节点(x,y⊙1)或者节点(x,y)去往节点(x,y⊕1)的链路不可用,则下一跳节点为(x,y⊙1);否则,执行步骤S22;
步骤S22,如果所述节点(x,y)去往节点(x,y⊕1)的链路可用,且数据包不是来自节点(x,y⊕1)或者节点(x,y)去往节点(x,y⊙1)的链路不可用,则下一跳节点为(x,y⊕1);否则丢弃所述数据包;
步骤S3,如果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属于第二位置关系,则所有(x-1,y)均替换为(x+1,y),并执行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属于第一位置关系的步骤S2;
步骤S4,如果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属于第三位置关系,则所述所有(x,y⊕1)均替换为(x,y⊙1),同时将所有(x,y⊙1)均替换为(x,y⊕1),并执行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属于第一位置关系的步骤S2;
步骤S5,如果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属于第四位置关系,则将所有(x-1,y)均替换为(x+1,y),并执行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属于第三位置关系的步骤S4;
步骤S6,如果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属于第五位置关系,则如果节点(x,y)去往节点(x,y⊙1)的链路可用,且所述数据包不是来自节点(x,y⊙1),则下一跳节点为(x,y⊙1);否则,执行步骤S61或步骤S62,如果步骤S61和步骤S62均不成立,则执行步骤S63;
步骤S61,如果节点(x,y)去往节点(x-1,y)的链路可用,且数据包不是来自节点(x-1,y)或者节点(x,y)去往节点(x+1,y)的链路不可用,则下一跳节点为(x-1,y);,
步骤S62,如果节点(x,y)去往节点(x+1,y)的链路可用,且数据包不是来自节点(x+1,y)或者节点(x,y)去往节点(x-1,y)的链路不可用,则下一跳节点为(x+1,y);
步骤S63,如果节点(x,y)去往节点(x,y⊕1)的链路可用,则下一跳节点为(x,y⊕1);否则丢弃该数据包;
步骤S7,如果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属于第六位置关系,则将所述所有(x,y⊕1)均替换为(x,y⊙1),同时将所有(x,y⊙1)均替换为(x,y⊕1),并执行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属于第五位置关系的步骤S6;
步骤S8,如果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属于第七位置关系,则如果所述节点(x,y)去往节点(x-1,y)的链路可用,则下一跳节点为(x-1,y);否则,执行步骤S81或步骤S82,如果步骤S81和步骤S82均不成立,则执行步骤S83;
步骤S81,如果节点(x,y)去往节点(x,y⊕1)的链路可用,且数据包不是来自节点(x,y⊕1)或者节点(x,y)去往节点(x,y⊙1)的链路不可用,则下一跳节点为(x,y⊕1);
步骤S82,如果节点(x,y)去往节点(x,y⊙1)的链路可用,且数据包不是来自节点(x,y⊙1)或者节点(x,y)去往节点(x,y⊕1)的链路不可用,则下一跳节点为(x,y⊙1);
步骤S83,否则丢弃该数据包;
步骤S9,如果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属于第八位置关系,则将所述所有(x-1,y)均替换为(x+1,y),并执行所述目的地卫星节点属于第七位置关系的步骤S8;
其中,y⊙1表示为:如果y0则y⊙1=y-1,如果y=0则y⊙1=ymax;y⊕1表示为:如果yymax则y⊕1=y+1,如果y=ymax则y⊕1=0;
其中,x表示轨道编号,y表示卫星编号,ymax表示同一个轨道中的卫星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95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