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匀质防火保温板生产线用连续切割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49217.2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3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市森威保温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36 | 分类号: | B26D1/36;B26D1/40;B26D7/3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金标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保温 生产线 连续 切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匀质防火保温板生产线用连续切割装置,包括:机架,机架设置在切割机的出料口位置,其中,机架包括设置在切割机侧壁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一组支撑柱,支撑柱上倾斜设置有出料板,其中,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下固定杆,出料板的底部设置有上固定杆,上固定杆通过弹簧与下固定杆连接;振动装置,该振动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且振动装置与出料板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出料板与振动装置的配合连接,实现对出料板的不停的碰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匀质防火保温板生产线用连续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均质保温板的制作通过包括预混、入模成型、压制成型、切割、预防层制备及包装,其使用的设备包括模具、压制机、切割机、混合搅拌机,设备复杂多样,加工的工艺复杂,现有的切割装置切割效率低,。不能保证精准的直线切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流畅下料的匀质防火保温板生产线用连续切割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匀质防火保温板生产线用连续切割装置,包括:
机架,机架设置在切割机的出料口位置,其中,机架包括设置在切割机侧壁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一组支撑柱,支撑柱上倾斜设置有出料板,其中,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下固定杆,出料板的底部设置有上固定杆,上固定杆通过弹簧与下固定杆连接;
切割机,所述切割机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左侧的进料板,所述箱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壁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辊体,所述第一辊体外壁设置有第一切割刀,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辊体,所述第二辊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切割刀,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前端分别设置有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相互啮合;
振动装置,该振动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且振动装置与出料板连接。
进一步的,振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固定板,该固定板的内侧壁设置有一组限位板,限位板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杆,该活动杆的中部嵌入式设置有活动框,固定板的外侧壁设置有轴承座,该轴承座内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前端通过连杆固定设置有连轴,末端设置有螺纹,该连轴设置在活动框内,固定板外壁设置有电机,该电机输出端上设置有齿轮,齿轮与螺纹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活动杆的顶端与出料板的底部相接触。
进一步的,出料板上均匀设置有凸条。
本装置在工作时,首先启动电机,电机的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设置在轴承座内的转轴蜗杆传动,转轴转动带动连杆围绕转轴转动,进而连杆带动连轴转动,由于连轴活动设置在所述活动框内,所以在连轴与活动框的配合作用下,活动框上下往复运动,活动框带动活动杆上下运动,进而活动杆能够不停的碰撞出料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能够实现对保温材料的连续切割,通过出料板与振动装置的配合连接,实现对出料板的不停的碰撞,解决了现有的出料板容易滞留保温材料的问题,通过设置弹簧,能够使出料板在下料时保持晃动,下料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箱体外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振动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市森威保温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阜阳市森威保温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92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叶加工生产装置
- 下一篇:警示区域划分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