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救援用逃逸型载人漂浮舱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8798.8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梦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梦琳 |
主分类号: | B63C9/06 | 分类号: | B63C9/06;B63H21/17;B63H9/06;B63H9/10;F03B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3651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救援 逃逸 载人 漂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救援用逃逸型载人漂浮舱,包括透明外壳、透明内室、太阳能门板、升帆装置、梯子、地板、操纵装置、动力装置、蓄电池、稳定装置、连接装置、伸缩驱动装置,所述透明外壳外部设有多个划水桨,且透明外壳内部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中段与升帆装置一端啮合连接,齿轮槽下段与动力装置啮合连接,所述升帆装置一端与透明外壳中的齿轮槽啮合连接,另一端与透明内室啮合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救援用逃逸型载人漂浮舱为解决救生舱在海上动力能源用尽时,可利用本发明的稳定装置及太阳能门板进行能量的产生,在有风的条件下可以将透明外壳变换为船帆为本发明提供动力,本发明为球形全包裹在遇见大风浪时也不用担心沉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救援漂浮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救援用逃逸型载人漂浮舱。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种海上救生艇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足之处,多为开放式结构,在炎热的夏天救生艇在茫茫的大海中,不能挡风遮雨和遮挡阳光的暴晒,在寒冷的冬天不能抵挡寒风的侵袭没有防御暴风抗海啸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救援用逃逸型载人漂浮舱,以解决。
本发明一种海上救援用逃逸型载人漂浮舱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海上救援用逃逸型载人漂浮舱,包括透明外壳、透明内室、太阳能门板、升帆装置、梯子、地板、操纵装置、动力装置、蓄电池、稳定装置、连接装置、伸缩驱动装置,所述透明外壳外部设有多个划水桨,且透明外壳内部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中段与升帆装置一端啮合连接,齿轮槽下段与动力装置啮合连接,所述升帆装置一端与透明外壳中的齿轮槽啮合连接,另一端与透明内室啮合连接,所述明内室顶部设有太阳能门板,所述太阳能门板末端与活动轴固定连接,且太阳能门板顶端与透明内室活动连接,所述太阳能门板顶端底部垂直设立有梯子,且梯子底部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地板上部与操纵装置固定连接,且地板底部的透明内室内部设有动力装置和蓄电池,所述透明内室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内室顶部设有太阳能门板,且太阳能门板尾部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与透明内室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门板头部设有充电输出柱,所述太阳能门板头部下方的透明内室中垂直竖立有梯子,所述梯子顶部设有充电柱固定板,且充电柱固定板顶部与充电柱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柱贯穿透明内室与充电输出柱活动连接,所述充电柱与太阳能电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固定平台固定连接在透明内室底部,所述固定平台顶部与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且支撑架顶部与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头部与输出电缆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尾部固定连接有动力传输舱且电动机尾部延伸出动力轴在动力传输舱内,所述动力轴尾部设有动力螺纹,所述动力传输舱转角端内固定连接有传输轴固定轴,且传输轴固定轴轴心处与传输轴轴性连接,所述传输轴头尾端设有传输轴螺纹,且传输轴头部的传输轴螺纹与动力螺纹啮合连接,所述动力传输舱尾部与动力齿轮轴固定连接,且动力齿轮轴轴心处与动力轮轴性连接,所述动力轮中间开设有动力轮螺纹,且动力轮螺纹与传输轴尾部的传输轴螺纹啮合连接,所述动力轮外部设有多个动力轮齿。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顶部设有太阳能电缆,且太阳能电缆贯穿地板、梯子内部最后与充电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左右两端设有输出电缆,且输出电缆末端与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底部设有输入电缆,且输入电缆末端与稳定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装置通过顶部的固定连接柱与透明内室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稳定装置内部设有发电机,且发电机四面均与转杆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转杆顶部与转轴固定连接,且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五片流水扇,所述发电机顶部与输入电缆固定连接,且输入电缆贯穿固定连接柱与蓄电池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梦琳,未经杨梦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8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尘纺织机
- 下一篇:一种薏仁复配颗粒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