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48667.X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杜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箭牌润滑油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3/01 | 分类号: | B01D33/01;B01D33/4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苏冲 | 
| 地址: | 3018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放料盒、一号过滤网结构、二号过滤网结构和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一端与一号过滤网结构啮合连接,另一端与二号过滤网结构啮合连接,二号过滤网结构位于一号过滤网结构正下方,且二者互相平行,一号过滤网结构上方设有放料盒,所述驱动结构信号连接至控制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放料盒、一号过滤网结构和二号过滤网结构完成了润滑油内的杂质的过滤处理,实现了润滑油的多次过滤,保证了过滤效果以及过滤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过本装置处理后,润滑油含有杂质少,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具有润滑、防锈、密封及缓冲的作用,用在各种汽车和机械设备上减少相互接触的部件间的摩擦与磨损,保证汽车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当润滑油中夹杂有颗粒物等杂质时,不仅润滑油的润滑能力会降低,而且颗粒物等杂质会与润滑油所润滑的机械移动面之间产生磨损,进而导致被润滑设备的机械性能的降低。现有的润滑油过滤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润滑油中的杂质,但是杂质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许多细小杂质并不能有效地去除,并且长时间使用过后,还会因杂质堆积而堵塞过滤器,导致过滤不彻底,而且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以解决润滑油内杂质不好过滤、过滤效果不好、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放料盒、一号过滤网结构、二号过滤网结构和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一端与一号过滤网结构啮合连接,另一端与二号过滤网结构啮合连接,二号过滤网结构位于一号过滤网结构正下方,且二者互相平行,一号过滤网结构上方设有放料盒,所述驱动结构信号连接至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过滤网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一号过滤本体和一号齿条,一号过滤本体为一端敞口的长方体结构,一号过滤本体内侧底部开设若干一号过滤孔,一号过滤本体一侧设有一号齿条,一号齿条与驱动结构啮合连接。
所述二号过滤网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二号过滤本体和二号齿条,二号过滤本体为一端敞口的长方体结构,二号过滤本体内侧底部开设若干二号过滤孔,二号过滤本体一侧设有二号齿条,二号齿条与驱动结构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和齿轮,电机固定壳体外壁,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壳体固定连接至齿轮,齿轮的上端与一号齿条啮合连接,齿轮的下端与二号齿条啮合连接,电机信号连接至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一端敞口的长方体结构,壳体的上方开设有用于套接放料盒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透明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放料盒为圆台形结构,放料盒内壁均匀开设若干三号过滤孔。
进一步的,所述三号过滤孔的内径大于一号过滤孔的内径,所述一号过滤孔的内径大于二号过滤孔的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的型号为S7-200smart,电机为伺服电机,电机的型号为YRF6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放料盒、一号过滤网结构和二号过滤网结构完成了润滑油内的杂质的过滤处理,实现了润滑油的多次过滤,保证了过滤效果以及过滤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过本装置处理后,润滑油含有杂质少,质量高。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外部设有壳体,壳体的材质是透明玻璃材质,以便于工作人员随时观察润滑油的过滤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箭牌润滑油有限公司,未经箭牌润滑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86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油水分离罐
 - 下一篇:多柱塞协同气举排液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