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空调防凝露的方法、装置和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8651.9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6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代传民;劳春峰;魏伟;齐兆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24F11/43;F24F11/64;F24F1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徐富杰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调防 方法 装置 空调 | ||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空调防凝露的方法。用于空调防凝露的方法包括:在空调制冷运行时,确定室内机是否满足凝露条件;当室内机满足凝露条件时,控制对室内机的进液冷媒进行加热,其中加热功率是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获取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防凝露的方法是在室内机满足凝露条件时,加热流入室内机的冷媒,以通过提升冷媒温度的方式改变室内机发生凝露的温度状况;控制过程中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节加热功率,以通过改变加热功率作为压缩机运行频率对进液冷媒温度调控影响有限的补充调控措施,通过协调加热功率和压缩机运行频率,共同减少室内机凝露问题的出现。本申请还提供有一种用于空调防凝露的装置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空调防凝露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惠及千家万户的日用电器产品也不断涌现,例如在夏季高温或冬季严寒天气状况下有效改善和维持室内舒适温度环境的空调产品,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等的普及在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其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漏出来,其中一个就是空调在高湿环境下运行时容易在室内机中凝露的问题。
导致空调产生凝露的原因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是空调当前所处的室内环境温湿度较高,空气中蕴含的水汽量较多,而内部因素则是空调制冷运行时流入室内机的冷媒温度过低,使得流经室内机空气中的水汽大量受冷凝结成液态露滴,从而导致凝露问题的发生。
针对这一空调凝露问题,部分空调产品增设有防凝露功能,以在空调出现凝露问题时通过启用防凝露功能抑制凝露量甚至消除凝露。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防凝露功能主要是通过调整压缩机的频率(如降频)或者电子膨胀阀的节流开度(如增大开度)等方式,其中对于压缩机频率的调整会导致其排出冷媒量的变化,而电子膨胀阀节流开度的调整也会产生室内机流入流量的变化,因此上述两种方式均是通过改变冷媒流入量的方式实现防凝露,但是该种方式冷媒管路内部冷媒流量出现较大波动,打破了原有冷媒在管路内流动的平衡状态,容易出现振动、噪音等问题,不利于空调的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防凝露的方法、装置和空调,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室内机制冷运行时易凝露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空调防凝露的方法,包括:
在空调制冷运行时,确定室内机是否满足凝露条件;
当室内机满足凝露条件时,控制对室内机的进液冷媒进行加热,其中加热功率是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获取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获取加热功率,包括:
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从预设的关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加热功率;其中关联关系包括一组或多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与加热功率的一一对应关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设的关联关系包括目标关联关系;
在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从预设的关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加热功率之前,用于空调防凝露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室内机的进液冷媒的温变趋势,温变趋势包括升温趋势和降温趋势;
基于温变趋势,从预设的关联关系集合中确定出目标关联关系;其中,关联关系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升温趋势对应的第一关联关系,以及一个或多个降温趋势对应的第二关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86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