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材侧滑修正的轮廓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48373.7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2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刘勇;樊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G06F17/11;G06F17/16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琰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修正 轮廓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侧滑修正的轮廓检测方法,包括:在运输板材的辊道两侧的斜上方安装多个线结构光源,上方安装多个面阵CCD相机;当板材进入检测区域,面阵CCD相机获取线结构光源照射在板材边缘上的特征点影像,对前后两个时刻,分别取每条线结构光上的特征点作为测量点,并通过多普勒测速仪测量该时刻的速度;判断板材是否发生侧滑;若板材发生侧滑,计算测量点相对于真实点的平移量和旋转角度,进而计算得到修正的真实坐标点;在得到每一时刻修正的真实坐标点后,对相邻时刻的真实坐标点之间进行匹配,匹配之后的曲线即为板材边缘轮廓曲线。本发明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能精确的计算得到板材侧滑修正的轮廓曲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侧滑修正的轮廓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板材生产流水线上,板材在轧制过程中的环境状况十分复杂,如板坯本身的厚度和宽度、板坯温度、轧辊水平度、轧机压下差、牌坊间隙和轴承间隙等等,控制不好或控制方法不当易产生板形缺陷。由于板材面积较大、质量较重,一般都是随机抽样通过手工测量的方式来检测板材的尺寸及外轮廓平整度的质量。手工测量的方式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得效率低下。目前在线检测大多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式,一般采用多普勒测速方式实现对板材长度的测量,采用视觉方式实现对板材宽度的测量,将长度测量序列和宽度测量序列进行拟合、拼接,得到板材的3D轮廓数据。若在运动的过程中板材与辊轮之间受力不均匀会出现侧滑现象,严重影响板材轮廓的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板材侧滑修正的轮廓检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侧滑修正的轮廓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运输板材的辊道两侧的斜上方安装多个线结构光源,发出线结构光照射在板材边缘处;在板材检测区域的上方安装多个面阵CCD相机;
步骤二、辊道以匀速带动板材前进,当板材进入检测区域,面阵CCD相机获取线结构光源照射在板材边缘上的特征点影像,对某一时刻,分别取每条线结构光上的特征点作为测量点,并通过多普勒测速仪测量该时刻的速度;对下一时刻,再次获取每条线结构光上的特征点作为测量点;
步骤三、对测量点建立坐标系,比较前后两时刻测量点的坐标,判断板材是否发生侧滑;
步骤四、若板材发生侧滑,根据前后两时刻的各个测量点坐标及相邻线结构光源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测量到的测量点相对于真实点的平移量和旋转角度,进而计算得到修正的真实坐标点;
步骤五、在得到每一时刻修正的真实坐标点后,对相邻时刻的真实坐标点之间进行匹配,匹配之后的曲线即为板材边缘轮廓曲线。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所述线结构光源在辊道一侧设置有5个,且相邻的线结构光源之间的间距均相同,5个线结构光源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所述步骤二中获取到的测量点数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8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