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具降温的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48106.X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4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韩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翔实光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F25D17/02;F25D19/00;F25D23/00;F25D25/02;F25D29/00;F26B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罗斯青 |
| 地址: | 21534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降温 冷却 装置 | ||
1.一种用于治具降温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主体(1)的左端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网(8),所述散热网(8)的内端设置有冷凝器(9),所述冷凝器(9)的右端外表面设置有冷却管(5),所述冷却管(5)的外表面设置有流动管(6),所述流动管(6)的右端外表面设置有隔温层(26),所述隔温层(26)的左端对应冷却箱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引流管(2),所述引流管(2)的上端对应流动管(6)的上端设置有导流管(3),所述导流管(3)的尾端设置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外表面对应冷却箱主体(1)的内端设置有冷却仓(10),所述冷却仓(10)的外表面设置有竖向滑槽(11),所述竖向滑槽(11)的内表面设置有支撑架(27),所述支撑架(27)的下端设置有竖向滑块(12),所述竖向滑块(12)的外表面设置有渗透架(15),所述渗透架(15)的下端设置有防震垫(13),所述防震垫(13)的中央对应渗透架(15)的中央设置有渗透网(14),所述冷却仓(10)的右端外表面设置有旋转把手(23),所述旋转把手(23)的左端设置有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的外表面设置有贯穿孔(20),所述贯穿孔(20)的外表面设置有内轴(24),所述内轴(24)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轴(25),所述外轴(25)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泡棉转轮(16)和第二泡棉转轮(17),所述内轴(24)的前后两端设置有调节块(18),所述调节块(18)的后端对应冷却箱主体(1)的前后端外表面分别设置有调节槽(19),所述调节槽(19)的左端内表面设置有固定槽(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具降温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主体(1)的左端外表面与散热网(8)之间固定连接,且散热网(8)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冷凝器(9)的高度小于冷却箱主体(1)的高度,所述冷凝器(9)的右端外表面与冷却管(5)之间固定连接,且冷凝管的数量为五组,所述冷凝管夹于流动管(6)的中央,所述冷却箱主体(1)的左端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具降温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层(26)与冷却箱主体(1)的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且隔热层的数量为三层,所述隔温层(26)的左端对应冷却箱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与引流管(2)的前端之间固定连接,且引流管(2)的尾端与冷却箱主体(1)的右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2)的上端对应流动管(6)的上端与导流管(3)的前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3)的尾端与冷却箱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对应冷却仓(10)的后端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水泵(4)内嵌于冷却仓(10)的后端外表面对应导流管(3)的尾端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具降温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4)的外表面对应冷却箱主体(1)的内端与冷却仓(10)之间固定连接,且冷却仓(10)内嵌于冷却箱主体(1)的内表面,所述冷却仓(10)的横截面大小小于冷却箱主体(1)的横截面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具降温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仓(10)的外表面与竖向滑槽(11)之间固定连接,且竖向滑槽(11)的高度等于冷却仓(10)内表面的高度,所述竖向滑槽(11)的内表面与支撑架(27)之间通过竖向滑块(12)活动连接,且竖向滑块(12)的横截面大小等于竖向滑槽(11)的横截面大小,所述竖向滑块(12)与竖向滑槽(11)的表面均光滑,所述支撑架(27)的下端与竖向滑块(12)之间固定连接,且支撑架(27)的高度等于竖向滑槽(11)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具降温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滑块(12)与渗透架(15)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渗透架(15)的下端的防震垫(13)的横截面大小小于竖向滑块(12)的横截面大小,所述渗透架(15)与渗透网(14)之间固定连接,且渗透网(14)的数量为三层,所述渗透网(14)每层的网面方向均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翔实光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翔实光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81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封装件的电镀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塑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