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分离式悬挂器密封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7940.7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7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常和林;邹勇;王小晨;黄丽;李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石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4 | 分类号: | E21B3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16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分离 悬挂 密封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分离式悬挂器密封套装置,在套管头内径与悬挂器外径之间并形成双向密封,并且在密封圈下入前,收缩在连接板与底板或压板之间,使得密封套装置下入顺畅,无卡阻现象,安装方便。置入后的密封套装置利用激发组件形成双向密封,便于组装和维护。同时,密封件既可设计成橡胶密封,也可设计成金属密封,可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密封圈的类型,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可满足工况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悬挂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分离式悬挂器密封套装置。
背景技术
固井作业过程中,依靠套管头侧出口循环泥浆远远不够,需要部分泥浆返回到钻井四通,故将一种槽型悬挂器安装到套管头内腔中,泥浆可从悬挂器上的开口槽向上通过,返流到钻井四通中。固井完成后,将密封套装置安装在套管头内径与悬挂器外径之间来封隔管柱间的环空。目前,公知的密封套装置为整体式,这种密封套存在下列几点缺陷:密封套上的密封圈与套管头内壁和悬挂器外壁的过盈量太大。下入密封套装置时,受到密封圈阻碍,难以坐落到位,甚至会刮坏密封圈,导致密封失效。这种密封套只限于橡胶密封,无法设计成金属密封。这种密封套不能依靠机械激发密封。当密封套长期使用后,难免密封圈会老化或者松动,导致密封失效,这时无法进行机械激发再次密封,只能进行更换密封套,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悬挂器中的密封装置安装不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分离式悬挂器密封套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分离式悬挂器密封套装置,包括,挤压组件,包括底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连接板,以及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压板;密封组件,包括成型于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以及成型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压板之间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分别位于所述挤压组件的内外两侧;激发组件,包括与所述压板连接的激发件,所述激发件上设有引导结构,且所述激发件向所述挤压组件靠近时,推动所述压板和所述连接板挤压所述第二密封件和第一密封件;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成型有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一限位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台分别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限位部和所述压板上的第二限位部组成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均为金属密封件,所述金属密封件包括交错设置的两个金属密封环;所述压板与所述激发件螺纹连接,所述压板的一端为内壁以及所述激发件一端的外壁上成型有螺纹;所述引导结构为成形与所述激发件外壁上的锥面。
作为本发明所述可分离式悬挂器密封套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调节结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压板之间设有第二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设于底板上的第一通孔和设于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一安装孔,以及穿过第一通孔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的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设于压板上的第二通孔和设于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二安装孔,以及穿过第二通孔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第二紧固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可分离式悬挂器密封套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均为螺栓,且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螺纹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压板分别沿着所述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活动。
作为本发明所述可分离式悬挂器密封套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台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内外两侧,且所述第一限位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台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所述可分离式悬挂器密封套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均为橡胶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石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石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79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阻炉节能式台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皿的智能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