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汽轮机排汽缸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46912.3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7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雄民;刘盼年;马晓飞;孔建强;张军辉;蔡党华;冯照和;高浪;顾小玲;陆晋;郑飞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25/30 | 分类号: | F01D25/30;F01D2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方仕杰 |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汽轮机 汽缸 | ||
1.一种工业汽轮机排汽缸,包括排汽缸本体,所述排汽缸本体(1)包括进汽口和排汽口,所述进汽口与工业汽轮机低压级组的出口相连,所述排汽缸本体包括扩压器外环(2)、扩压器内环(3)、蜗壳(4)、筋板(5)和撑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缸本体为焊接式结构,所述排汽缸本体的进汽口和排汽口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扩压器外环(2)的初始导流角a0的取值范围在α-0.5°至α+5°,扩压器外环2的初始导流角a0为初始扩压段中扩压器外环内壁与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工业汽轮机低压级组的末级叶顶扩张角,所述扩压器外环(2)的中段扩压角a1的取值范围为47°至55°,所述扩压器外环(2)的末段导流角a2的取值范围在a1+42°至90°,所述扩压器外环(2)轴向长度L0与末级叶片高度H0的比值L0/H0,其取值范围为0.734至1.052,所述扩压器外环(2)的出口到所述蜗壳(4)的径向距离h与所述扩压器外环(2)的出口至所述蜗壳(4)的轴向距离w的比值h/w的取值范围为0.953至1.022;所述扩压器内环(3)的尾段扩压角b2的取值为50.5°,所述扩压器内环(3)的中段扩压角b1的取值范围为b2-11.0°至b2-5.5°,所述扩压器内环(3)的初始导流角b0的取值范围在b1-13.5°至b1-3.5°,所述扩压器内环(3)的初始导流段轴向长度l0与所述扩压器内环(3)尾段轴向长度l2的比值l0/l2的取值范围为0.268至0.351,所述扩压器内环(3)尾段轴向长度l2与末级叶片高度H0的比值l2/H0的取值范围为0.723至1.085;所述蜗壳(4)内壁的轴线尺寸w0与所述蜗壳(4)内壁的径向尺寸h0的比值w0/h0的取值范围为1.253至1.3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汽轮机排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器外环(2)的初始导流角a0的取值为α+5°,所述扩压器外环(2)的中段扩压角a1的取值为55°,所述扩压器外环(2)的末段导流角a2的取值为88°,所述扩压器外环(2)轴向长度L0与末级叶片高度H0的比值L0/H0的取值为0.9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汽轮机排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器内环(3)的中段扩压角b1的取值为b2-8.5°,所述扩压器内环(3)的初始导流角b0的取值为b1-9.5°,所述扩压器内环(3)尾段轴向长度l2与末级叶片高度H0的比值l2/H0取值为0.9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汽轮机排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器外环(2)的出口到所述蜗壳(4)的径向距离h与所述扩压器外环(2)的出口至所述蜗壳(4)的轴向距离w的比值h/w的取值为0.983;所述蜗壳(4)内壁的轴线尺寸w0与所述蜗壳(4)内壁的径向尺寸h0的比值w0/h0的取值为1.30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工业汽轮机排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5)设置在所述排汽缸本体(1)的排汽口处,所述筋板(5)设置有2~3个,所述排汽缸的筋板(5)四周焊接于所述排汽缸本体内壁,中部开设有通流通道;所述通流通道轴向宽度Wj与所述筋板(5)的宽度Wb的比值Wj/Wb的取值范围在0.388到0.445之间,所述通流通道径向高度Hj与所述筋板(5)高度Hb的比值Hj/Hb的取值范围为0.582至0.68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汽轮机排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管(6)贯穿所述筋板(5)设置,所述撑管(6)设置有3~6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业汽轮机排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管(6)设置有3个,其中一根所述撑管(6)至所述排汽缸本体(1)内侧壁的距离x1与所述排汽缸本体的出口轴向宽度Lg的比值x1/Lg取值为0.5,另外两根所述撑管(6)对称设置在该所述撑管(6)下方的两侧,且两根所述撑管(6)与上方的所述撑管(6)之间的水平距离x2与所述撑管(6)直径Φ的比值x2/Φ的取值范围为3.85至4.25,所述撑管(6)之间沿所述筋板(5)高度方向的间距y1与所述撑管(6)直径Φ的比值y1/Φ的取值范围为2.85到3.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69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扣式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量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