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45636.9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6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万月亮;陈保磊;梁鹏;迟淑丽;王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D01F9/16;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和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45 | 代理人: | 冯志慧 |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活性炭纤维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活性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活性炭纤维无粘并硬化,其比表面积为1800m2/g‑2500m2/g,总孔容为0.57cm3/g‑0.93cm3/g,0.8nm以下的孔占比为37%‑60%,0.8‑2nm的孔占比为37%‑60%,大于2nm的孔占比小于3%,得率大于40%。本申请提供的活性炭纤维在高磷酸负载率的同时,比表面积大,拉伸断裂强度7‑12MPa,无粘并硬化及易粉化问题,具有优良的吸附和脱附性能;其制备方法的产品得率高、疏水性强且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纤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性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人造纤维制备活性炭纤维主要为物理活化法,其制备工艺为人造纤维(包括黏胶纤维、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铜氨纤维等有机纤维)毡或布经一定浓度磷酸盐溶液浸渍并烘干后进行炭化和活化,常用的活化剂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该工艺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1)物理活化法制备工艺在活化阶段水炭反应剧烈,导致活性炭纤维产品收率低,并且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加,收率不断降低,通常比表面<1200m2/g的活性炭纤维碳得率<23%,比表面>1500m2/g的活性炭纤维炭得率<16%,比表面越高得率越低,生产成本随之增加。
(2)产品比表面一般不超过1800m2/g,否则深度活化后活性炭纤维强度变差,会出现粉化问题,影响产品使用.
磷酸化学活化法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磷酸化学活化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可提高至超级活性炭水平(2500m2/g),产品得率为40%-45%,并且收率不随比表面增大而降低。但该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为:
磷酸化学活化法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积直接受负载率的影响,磷酸负载率过低,产品热解温度高、炭化不彻底,所制备的活性炭纤维比表面积较小(低于1000m2/g),产品性能较差,不具有市场价值;磷酸负载率过高(人造纤维:磷酸超过1:0.5),磷酸对人造纤维的溶解和水解作用增强,造成干燥过程人造纤维粉化,或者在炭化阶段活性炭纤维粘并硬化,为避免纤维硬化问题,现有磷酸化学法ACF的磷酸负载率通常低于60%,导致现有产品比表面积较小,不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纤维,高磷酸负载率的同时,比表面积大,强度高,无粘并硬化及易粉化问题,具有优良的吸附和脱附性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产品得率高且性能优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性炭纤维,所述活性炭纤维无粘并硬化,其灰分为1.2wt%-2.5wt%,比表面积为1800m2/g-2500m2/g,总孔容为0.57cm3/g-0.93cm3/g,0.8nm以下的孔占比为37%-60%,0.8-2nm的孔占比为37%-60%,大于2nm的孔占比小于3%。
所述活性炭纤维的二甲苯饱和吸附容量%(重量计算)为35%-60%。
一种所述的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使用磷酸水溶液一次浸渍,一次干燥后进行一次炭化;随后二次磷酸浸渍、二次干燥、二次炭化、水洗、干燥得到所述活性炭纤维;所述原料为人造纤维和/或天然纤维。
所述原料为以人造纤维和/或天然纤维其各自原料加工而成的纸、毡或布,所述人造纤维包括粘胶纤维、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和铜氨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天然纤维包括麻纤维、棉纤维、蚕丝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56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