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套合塑料复合薄膜及其生产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44853.6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3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范道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源洲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27/08;B32B27/32;B32B33/00;B32B37/10;B32B37/12;B32B38/00;C09J4/06;C09J4/02;C09J11/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华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1 | 代理人: | 谢建华 |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塑料 复合 薄膜 及其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套合塑料复合薄膜,包括第一薄膜,所述第一薄膜外部两端均蒸镀有金属防护膜,且一端所述金属防护膜中部粘合有第二薄膜,所述第一薄膜和金属防护膜的剖面呈长方形,所述第二薄膜的剖面呈圆形,所述金属防护膜的表面涂有一层防静电涂层,本发明还公开了制造该复合薄膜的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薄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套合塑料复合薄膜及其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复合薄膜是指通过复合,可以获得具有各单一材料综合性质的材料,使用的基材主要有塑料薄膜(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聚氯乙烯PVC和聚酯PET等)、玻璃纸、纸张和金属箔AL等。
复合薄膜是由两层或多层不同材料的薄膜复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包装,多层薄膜在复合时需要添加粘合剂,现有的薄膜用粘合剂粘合效果不佳,且在粘合时采用人工粘合,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双层套合塑料复合薄膜及其生产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薄膜用粘合剂粘合效果不佳,且在粘合时采用人工粘合,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层套合塑料复合薄膜,包括第一薄膜,所述第一薄膜外部两端均蒸镀有金属防护膜,且一端所述金属防护膜中部粘合有第二薄膜,所述第一薄膜和金属防护膜的剖面呈长方形,所述第二薄膜的剖面呈圆形,所述金属防护膜的表面涂有一层防静电涂层。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薄膜采用的是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所述第二薄膜采用的是高密度聚乙烯薄膜,所述金属防护膜采用的金属材料为As。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粘合剂,用于薄膜之间的粘合,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10-15%粘合剂A,20-25%粘合剂B,20-30%粘合剂C和30-45粘合剂D;
粘合剂A的原料包括:5%-8%聚乙烯醇,12%-16%醋酸乙烯,0.3%-0.5%碳酸氢钠,0.05%-0.11%过硫酸铵溶液,0.08%-0.18%乙氧乙基醋酸酯,3%-5%甲醇,余量的水;
粘合剂B的原料包括:0.5%-1.2%醋酸乙烯,2%-4%丙烯酸丁酯,0.2%-0.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3.2%丙二醇,0.42%-0.62%氨基丙醇,0.04%-0.08%过硫酸铵溶液,1.2%-2.0%尿素,余量的水;
粘合剂C的原料包括:5%-8%聚乙烯醇,1%-3%丙烯酸丁酯,2%-4%淀粉,0.21%-0.31%盐酸,0.5%-0.8%尿素,0.2%-0.4%氢氧化钠,余量的水。
粘合剂D的原料包括:2%-4%丙烯酸,4%-8%淀粉,1%-3%聚乙烯醇,0.08%-0.14%氢氧化钠,0.15%-0.32%轻质碳酸钙,0.2%-0.4%乙二醇,0.12%-0.16%酸酐,余量的水。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一种双层套合塑料复合薄膜生产设备,所述生产设备固定在两组呈对称设置的支撑座上,两组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生产设备包括输送装置、压合装置和收卷装置,沿着所述输送装置输送方向上,所述支撑座中部设有压合装置,所述压合装置的一侧设有定位夹紧装置,所述压合装置的一侧设有滴液装置,且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设有收卷装置。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一组所述支撑座的外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过两组所述支撑座并在另一组所述支撑座的外部连接有异型盘,同侧所述支撑座外部,所述异型盘间歇转动连接有异型件,所述异型件上设有放料辊,所述放料辊轴承连接在两组所述支撑座之间,且沿着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两组所述支撑座之间设有多个从动辊,复合薄膜穿过放料辊,通过从动辊输送到对应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源洲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源洲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4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森林消防检测机器人
 - 下一篇:高温报警型安全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