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保护结构以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44586.2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林剑白;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长乐区白英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59/04 | 分类号: | B63B59/04;B63B1/3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 | 刘宏亮 |
| 地址: | 350299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航***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保护 结构 以及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保护结构以及施工方法,所述船舶包括船体,所述船舶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船体的吃水线以下的外表面上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内分布具有产生磁场的磁性物块;本发明通过在保护层内分布具有产生磁场的磁性物块,利用磁性产生的磁场以及在水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抗磁性,而由于力的相互作用,能够对船舶产生反作用力(托举力),进而能够降低船舶航行的阻力,同时海洋污损生物的主要构成也是为有机物,而有机物也是具有抗磁性的,因此,本申请的保护层产生磁场的磁性物块能够大大减少海洋污损生物附着,保证航行效果,而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进一步的减少船舶航行的阻力,提升船舶的运输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保护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污损生物,又名海洋附着生物,是附着在船体底部和海洋中各种设备上的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例如硅藻、藤壶、牡蛎、贻贝等。
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的无特殊保护的船底通常会聚集众多的海洋生物,研究人员称这种现象为海洋生物污损,并称这些生长或者附着在船底外壳上的生物为海洋污损生物。每年,国内外海洋生物污损都会导致重大的损失,举例来说,海洋生物污损将会导致船体的航行阻力大大提高、航行速度急剧降低,进而货物中转周期大大延长,船舶进坞维修周期也会随之增大,船底污损清理成本提高、船舶占坞时间增加且有效的航行时间大大缩短,燃油消耗及其对应的污染排放相应提高,船舶的有效载重降低,船舶的使用寿命也大大缩短,等等。
一般而言,都是通过在船底涂上一层铅、铜或有机锡涂料,以防止海洋生物附着,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防污效果,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海洋污损生物以外的海洋生物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影响水产的养殖、捕捞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
为此,船舶领域研究人员都在努力探索一个快速、经济无污染而又有效的防污措施。目前,通过在船底外壳增涂有效降解涂层,可以明显抑制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并且无污染,然而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效降解涂层非常容易降解,持续时间很短,对于航行间较长的船舶无法保证整个航行过程中都能起到防污效果。
同时船舶通过涂层,会增加一定的重量,进而增加航行的阻力,继而导致油耗升高。
因此,如何寻找一个更有效的能够维持船体有效抑制海洋污损生物的方法,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海洋污损生物的船舶保护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船舶保护结构,所述船舶包括船体,所述船舶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船体的吃水线以下的外表面上的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内分布具有产生磁场的磁性物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船舶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选定船体的吃水线以下的外表面并将加热层附着其上,再将保护层附着在加热层上;
选定船体的最低点,以船体的最低点为中心点通过排列装置以两条裴波那契螺旋线为基线将磁性物块进行排列,其中一条基线为顺时针,另一条基线为逆时针,两组所述基线相互嵌合;
排列完成后磁性物块采用磁化装置对进行磁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长乐区白英设计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市长乐区白英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4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桑杆制备牛羊饲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