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见光促进铜催化制备C-4位磷酸酯取代2-氨基异喹啉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43109.4 申请日: 2020-09-09
公开(公告)号: CN112142796B 公开(公告)日: 2022-06-07
发明(设计)人: 杨道山;宋修艳;朱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7F9/62 分类号: C07F9/62;A61P31/12;A61P31/04;A61P31/10;A61P35/00
代理公司: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代理人: 崔建章
地址: 266000***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可见光 促进 催化 制备 磷酸酯 取代 氨基 喹啉 酮类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见光促进铜催化制备C‑4位磷酸酯取代2‑氨基异喹啉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以邻卤代苯甲酰胺衍生物,和取代的氰甲基磷酸酯化合物为原料,以铜盐为催化剂,以碳酸盐或含氮有机碱中的至少一种为碱,以4,7‑二苯基‑1,10‑菲啰啉为配体,以有机极性溶剂为反应介质,在氮气气氛和常温常压的条件下,以波长为420nm‑470nm的近蓝光照射反应液,制得C‑4位磷酸酯取代2‑氨基异喹啉酮类衍生物。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步骤少、成本低等优势。通过该方法制得的C‑4位磷酸酯取代2‑氨基异喹啉酮类衍生物有望作为先导化合物在抗癌、抗菌、抗病毒药物研发领域得到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见光促进铜催化制备C-4位磷酸酯取代2-氨基异喹啉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磷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催化、材料、生化和医药研究等多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合成与应用用途。此外,芳基磷酸酯类化合物可作为抑制剂、阻燃剂、材料和农用化学品,广泛应用在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因此,芳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一直受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2中,列举了部分具有药物活性的含有磷酸酯单元的有机分子。

异喹啉酮类杂环化合物,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药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中,是人工合成天然生物碱常用的多功能结构片段。此外,异喹啉酮类化合物还具有多种药物活性,如抗褪黑激素MT1和MT2受体激动剂、高血压活性NK3拮抗剂、JNK抑制剂、Rho-激酶抑制剂。其中还有一些被用作口服的活化5-HT3拮抗剂、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以及用于治疗胃肿瘤和人类脑细胞疾病。由于异喹啉酮类杂环化合物广泛的药用和生物活性使其成为有机和医学化学中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合成靶标。如图2所示,列举了几种含异喹啉酮结构片段的市售药物分子。

寻找有效的药物先导化合物需要大量结构多样性的有机分子,因此发展一些高效、实用、简单、新颖的构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无疑对于寻找有效药物十分重要。此外,根据药物设计的拼合及活性叠加原理,将具有特定结构的活性单元并在一起,会表现出特殊的生物活性。由于氮杂环和有机磷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重要性,若将两种结构片段连接在一起形成“含磷氮杂环化合物”,可能产生更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然而,现有此类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和合成工艺,反应步骤复杂,研发周期较长,无法满足新药研发中活性先导化合物的筛选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见光促进铜催化高效合成C-4位磷酸酯取代2-氨基异喹啉酮类衍生物的方法。即通过铜盐催化条件下,邻卤代苯甲酰胺和取代的氰甲基磷酸酯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常温常压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通过可见光促进乌尔曼偶联策略构建同时包含磷酸酯结构单元和异喹啉酮骨架的C-4位磷酸酯取代 2-氨基异喹啉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见光促进铜催化制备C-4位磷酸酯取代2- 氨基异喹啉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邻卤代苯甲酰胺衍生物,和取代的氰甲基磷酸酯化合物为原料,以铜盐为催化剂,以碳酸盐或含氮有机碱中的至少一种为碱,以4,7-二苯基-1,10- 菲啰啉为配体,以有机极性溶剂为反应介质,在氮气气氛和常温常压的条件下,以波长为 420nm-470nm的近蓝光照射反应液,制得C-4位磷酸酯取代2-氨基异喹啉酮类衍生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C-4位磷酸酯取代2-氨基异喹啉酮类衍生物,通式如式(Ⅰ)所示;

所述的邻卤代苯甲酰胺衍生物,通式如式(Ⅱ)所示;

所述的取代的氰甲基磷酸酯化合物,其通式如式(Ⅲ)所示:

其中:

R1为连接在异喹啉酮左侧芳环上的取代基,选自H、卤素和甲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R2为连接在邻卤代苯甲酰胺衍生物右侧氮原子上的取代基,选自苯基,芳基和烷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31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