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流流量控制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2597.7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3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肖国华;宋显民;王玲玲;王芳;张杰;付军;邱贻旺;吴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李珂珂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流 控制 | ||
1.一种恒流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流量控制阀包括:外壳(1)、调节筒(2)、下主体(3)和恒流阀总成(4),所述调节筒(2)、所述下主体(3)和所述恒流阀总成(4)位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
所述调节筒(2)设置有用于注入液体的主通道(21);
所述下主体(3)设置有第一偏孔(31),所述恒流阀总成(4)位于所述第一偏孔(31)内;
所述恒流阀总成(4)包括第一套件(41)、恒流阀芯(42)、下弹簧(43)和阀套(44);
所述第一套件(41)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主通道(21)连通的液体入口(411),下端设置有锥形液体出口(412),所述恒流阀阀芯(42)位于所述第一套件(41)的下方,所述恒流阀芯(42)的上端为锥形,与所述锥形液体出口(412)形成过流通道;
所述阀套(44)设置于所述下主体(3)的下端,与所述主通道(21)连通,所述恒流阀芯(42)的下端插入所述阀套(44)下端的通孔内,所述下弹簧(4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阀套(44)上,另一端与所述恒流阀芯(42)接触;
所述恒流阀芯(42)在液体压力和所述下弹簧(43)的弹力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移动,以保持注入液体的流量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流阀芯(42)包括第一阀芯部和第二阀芯部,所述第一阀芯部位于所述第二阀芯部上方,且所述第一阀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阀芯部的尺寸;
所述下弹簧(43)套装于所述第二阀芯部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若作用于所述恒流阀芯(42)下侧的液压作用力增大,所述恒流阀芯(42)在所述液体压力和所述下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所述恒流阀芯(42)与所述锥形液体出口(412)之间的过流通道面积减小,所述过流通道内的液体流量减小;
若作用于所述恒流阀芯(42)下侧的液压作用力减小,所述恒流阀芯(42)在所述液体压力和所述下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所述恒流阀芯(42)与所述锥形液体出口(412)之间的过流通道面积增大,所述过流通道内的液体流量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2)用于卡合调配仪的旋转臂;
所述恒流流量控制阀还包括:调节阀总成(5);所述调节阀总成(5)位于所述第一偏孔(31)内,且位于所述恒流阀总成(4)上方;所述调节阀总成(5)包括:齿轮(51)、旋转杆(52)、调节阀芯(53)、第二套件(54);
所述齿轮(51)位于所述旋转杆(52)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杆(52)连接,且所述齿轮(51)与所述调节筒(2)的外侧啮合;
所述旋转杆(52)位于所述调节阀芯(53)的上方,且与所述调节阀芯(53)连接;所述旋转杆(53)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偏孔(31)的内壁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套件(54)位于所述调节阀芯(53)的下端,与所述调节阀芯(53)连接;所述第二套件(54)与所述第一套件(41)之间形成过流通道;
在所述调配仪的旋转臂的带动下,所述调节筒(2)、所述齿轮(51)、所述旋转杆(52)旋转,且所述旋转杆(52)在所述第一偏孔(31)内向上或向下移动,带动所述调节阀芯(53)和所述第二套件(54)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套件(54)与所述第一套件(41)之间的过流通道面积发生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流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51)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与所述旋转杆(52)的上端的尺寸匹配,所述旋转杆(52)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25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