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药残留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2022.5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美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01;G01N21/03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药 残留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农药残留检测系统:包括样品采集端及与样品采集端可分离设置的主机端;样品采集端包括外壳、输入面板、第一信息处理模块、打印模块和发射通信模块;主机端包括壳体、转动连接在壳体上的触控显示屏、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接收通信模块、检测模块和第二信息处理模块;将样品采集端和主机端分离设置,可以只携带样品采集端去采集样品,携带方便;样品采集端可以输入样品采集信息并上传至主机端,同时通过打印模块将样品采集信息打印出来,将打印出来的信息标签粘贴在采集样品的试管封口处,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混淆或被人为更换,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农药残留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近年来因农药残留超标等因素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因此对食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非常必要。
农药残留是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中的现象;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通常会用农药残留检测仪对食品进行安全检测。现有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是先用缓冲液对样品进行萃取,然后用试管取适量萃取液,并向试管内加入第一药剂,待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第二药剂进行混合反应,最后再将萃取液装入试剂盒内并放入农药残留检测仪内进行检测。由于农药与试剂的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检测效率,因此通常都是采集样本之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处理、检测;但是,在样品的采集及运输过程中,采集到的样品容易混淆或被人为更换,严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效率高且采集到的样品不会混淆或被人为更换的农药残留检测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农药残留检测系统:包括样品采集端及与样品采集端可分离设置的主机端;
所述样品采集端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上的输入面板、第一信息处理模块、打印模块和发射通信模块;所述输入面板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样品采集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处理模块与输入面板连接,用于处理用户输入的样品采集信息并产生控制信号;所述打印模块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第一信息处理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并打印用户输入的样品采集信息;所述发射通信模块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发送用户输入的样品采集信息;
所述主机端包括壳体、转动连接在壳体上的触控显示屏、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接收通信模块、检测模块和第二信息处理模块;所述接收通信模块与发射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样品采集信息;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采集到的样品并输出样品检测信息;所述接收通信模块、检测模块和触控显示屏均与第二信息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二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样品采集信息和样品检测信息,并输出到触控显示屏显示。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一种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将样品采集端和主机端分离设置,可以只携带样品采集端去采集样品,携带方便;样品采集端可以输入样品采集信息并上传至主机端,同时通过打印模块将样品采集信息打印出来,将打印出来的信息标签粘贴在采集样品的试管封口处,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混淆或被人为更换,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模块包括比色池、光源、光信号探测器、以及信号输出电路;所述光源设置在比色池的一侧,所述光信号探测器设置在比色池的另一侧,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比色池内的样品后被光信号探测器探测,所述光信号探测器发出的信号经过信号输出电路传输到第二信息处理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光源为卤素灯或钠光灯。
作为优选,所述比色池为三列八孔位设置。这样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样品,提高检测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美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美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20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