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1149.5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5;G02F1/13363;G02F1/1343;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2153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角 切换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液晶层,显示面板上具有用于画面显示的像素区以及用于控制视角的视角控制区,阵列基板上设有第一偏振装置,彩膜基板上设有第二偏振装置,在像素区对应的区域内,第一偏振装置的偏振轴与第二偏振装置的偏振轴相垂直;在视角控制区对应的区域内,第一偏振装置的偏振轴与第二偏振装置的偏振轴相平行;阵列基板上设有公共电极、像素电极以及视角控制电极,像素电极与像素区相对应,视角控制电极与视角控制区相对应,彩膜基板上设有覆盖像素区和视角控制区的对置电极。本发明提升了窄视角效果,而且在较暗环境下防窥效果也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显示器的可视角度已经由原来的120°左右拓宽到160°以上,人们在享受大视角带来视觉体验的同时,也希望有效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以避免屏幕信息外泄而造成的商业损失或尴尬。因此除了宽视角需求之外,在许多场合还需要显示装置具备宽窄视角相互切换的功能。
目前主要采取在显示屏上贴附百叶遮挡膜来实现宽窄视角切换,当需要防窥时,利用百叶遮挡膜遮住屏幕即可缩小视角,但这种方式需要额外准备百叶遮挡膜,会给使用者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一张百叶遮挡膜只能实现一种视角,一旦贴附上百叶遮挡膜后,视角便固定在窄视角模式,导致无法在宽视角模式和窄视角模式之间进行自由切换,而且防窥片会造成辉度降低影响显示效果。
现有技术其之一,利用在单液晶盒的彩膜基板(color filter,CF)一侧的视角控制电极给液晶分子施加一个垂直电场,使液晶分子朝竖直方向偏转并翘起形成暗态漏光,大视角下对比度降低以达到防窥效果,从而通过控制视角控制电极上的电压可以实现在宽视角和窄视角之间进行切换,但是这种显示面板通常需要搭配具有收光作用的背光模组来提升窄视角的防窥效果;现有技术其之二,通过在普通显示面板上方设置调光液晶盒以形成双盒防窥架构,在大视角观看时通过调光液晶盒的收光作用以实现防窥效果,但该显示模式通常在开灯或较强的环境光条件下才可实现较佳的防窥效果,在关灯或暗室环境下防窥效果较弱,而且双盒防窥架构导致显示面板的盒厚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与该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以及位于该彩膜基板与该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显示面板上具有用于画面显示的像素区以及用于控制视角的视角控制区,该阵列基板上设有第一偏振装置,该彩膜基板上设有第二偏振装置,在该像素区对应的区域内,该第一偏振装置的偏振轴与该第二偏振装置的偏振轴相垂直;在该视角控制区对应的区域内,该第一偏振装置的偏振轴与该第二偏振装置的偏振轴相平行;该阵列基板上设有公共电极、像素电极以及视角控制电极,该像素电极与该像素区相对应,该视角控制电极与该视角控制区相对应,该彩膜基板上设有覆盖该像素区和该视角控制区的对置电极;
在宽视角模式时,该像素区对应的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处于平躺姿态,该视角控制区对应的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处于平躺姿态或站立姿态;
在第一窄视角模式时,该像素区对应的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处于平躺姿态,该视角控制区对应的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处于倾斜姿态;
在第二窄视角模式时,该像素区对应的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处于倾斜姿态,该视角控制区对应的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处于倾斜姿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1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群的创建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重金属脱除电极及含重金属流体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