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氧离子生态液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40785.6 | 申请日: | 202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6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殷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兆林 |
| 主分类号: | A01N65/42 | 分类号: | A01N65/42;A01N65/36;A01N65/22;A01N65/20;A01N65/08;A01N63/50;A01N59/00;A01P3/00;A01P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鲍敬 |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生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氧离子生态液,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小分子硅素水20‑50份、稀晶石50‑100份、红景天30‑60份、黄精10‑30份、黄柏10‑30份、苍术10‑15份、连翘10‑15份、凤尾草10‑15份、松针10‑15份、鱼腥草10‑15份、车前草10‑15份、亳菊花10‑15份、薄荷1‑3份、金银花10‑15份、苦参10‑20份、黄柏10‑20份、蛇床子10‑15份、槐花10‑20份、荆芥10‑20份、白花蛇草5‑15份、生物酶0.5‑2份,本发明通过使用多种植物原料搭配释放负氧离子的稀晶石,使本产品为纳米中性产品,在有效抑菌的同时无毒无害,能够长时间释放负氧离子,使用一次能保持释放负氧离子五年以上,且不会氧化损坏家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氧离子生态液。
背景技术
空气负氧离子是一种纯净的自然因子,在野外、森林、瀑布、海边等自然环境下广泛、大量的存在,当人们长久待在都市密闭房间内,会觉得头昏脑胀,当来到森林海边、瀑布等地方的时候,又会觉得神清气爽;另外,现代社会环境与大气污染,对人类产生有害气体,负氧离子可以对空气进行净化、除尘、除味、因此,发明一种负氧离子生态液是相关领域内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负氧离子生态液,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小分子硅素水20-50份、稀晶石50-100份、红景天30-60份、黄精10-30份、黄柏10-30份、苍术10-15份、连翘10-15份、凤尾草10-15份、松针10-15份、鱼腥草10-15份、车前草10-15份、亳菊花10-15份、薄荷1-3份、金银花10-15份、苦参10-20份、黄柏10-20份、蛇床子10-15份、槐花10-20份、荆芥10-20份、白花蛇草5-15份、生物酶0.5-2份。
优选地,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小分子硅素水25份、稀晶石70份、红景天45份、黄精20份、黄柏20份、苍术12份、连翘13份、凤尾草12份、松针12份、鱼腥草12份、车前草12份、亳菊花13份、薄荷2份、金银花12份、苦参15份、黄柏15份、蛇床子12份、槐花15份、荆芥15份、白花蛇草10份、生物酶1份。
优选地,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配方称取植物原料:红景天、黄精、黄柏、苍术、连翘、凤尾草、松针、鱼腥草、薄荷、车前草、亳菊花、金银花、苦参、黄柏、蛇床子、槐花、荆芥、白花蛇草;
(2)将步骤(1)准备的植物原料研磨成粉状,并经过高温熬制0.5-1小时,反复3次,提取草本液体;
(3)向步骤(2)制备的草本液体中加入小分子硅素水、稀晶石进行高温炼制,并蒸馏提取水剂;
(4)将步骤(3)制备的水剂进行静置、冷却后,向其中加入生物酶,搅拌均匀并静置;
(5)静置后提取上清液并高压灭菌,即为植物负氧离子抑菌液。
本发明具中:
稀晶石由多种稀有、复合晶体合成,能够释放大量天然负氧离子;
红景天中含有18种氨基酸,35种微量元素,维生素A、D、E和超氧化物活性酶,营养成分齐全;红景天提取物对多种细菌、病菌具有很高的抑制作用;
黄精是有很好的抑菌和抗菌的作用,能够缓解我们皮肤因为真菌引起的一些疾病;
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均有效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破伤风杆菌亦有抑制作用;对H37Rv、鸟型结核杆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兆林,未经殷兆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0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