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点簧片具有定位生产检测的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7643.4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6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龙建宇;陈永康;杨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瑞龙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9/00 | 分类号: | H01H49/00;H01H50/56;G01N21/8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大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点 簧片 具有 定位 生产 检测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点簧片具有定位生产检测的加工设备,包括机箱架,所述机箱架的上方表面左侧安装有增高底座,所述进给装置的右侧表面连接有冲压机箱,且冲压机箱的底部设置有传输座,所述控制器的上方安装有旋转底座,本发明通过将折弯机构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传输座和折弯座,通过传输座的设置,便于将话筒片移至到折弯机构的内腔中,随后通过折弯液压缸和折弯块的设置,便于对黄铜片两侧进行向下就是度折叠,并且通过马达和连接杆的设置,便于将折叠好的黄铜片移至到折弯座上,同时通过折弯座和夹持端盖的设置,避免在对黄铜片向上折叠时黄铜片在折弯座上产生移动,从而避免手动对黄铜片进行翻转加工,从而有利于黄铜片折叠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点簧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触点簧片具有定位生产检测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触点簧片一般是继电器组件中的一部分,而继电器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能这样来区别: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而触点簧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交错对折成九十度,因此在加工时的过程中需要将触点簧片在工作台中拿出进行翻转调整在于工作台进行卡合折弯,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工作步,并且对与触点簧片上的凹槽的同心度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加工时需要仔细调节触点簧片所在的位置,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触点簧片具有定位生产检测的加工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点簧片具有定位生产检测的加工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加工时的过程中需要将触点簧片在工作台中拿出进行翻转调整在于工作台进行卡合折弯,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工作步,并且对与触点簧片上的凹槽的同心度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加工时需要仔细调节触点簧片所在的位置等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触点簧片具有定位生产检测的加工设备,包括箱架、进给装置、冲压机箱、控制器、传送带,所述机箱架的上方表面左侧安装有增高底座,且增高底座的上方表面设置有进给装置,所述进给装置的右侧表面连接有冲压机箱,且冲压机箱将的上方表面安装有单柱液压缸,所述单柱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底部焊接固定安装有冲头,且冲压机箱的底部设置有传输座,所述传输座的右侧连接有折弯机箱,所述控制器的上方安装有旋转底座,且旋转底座的左侧表面设置有折弯座,且折弯座的两侧表面对称设置有支撑伸缩杆,所述旋转底座的右侧底部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且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卡合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上方安装有套杆,且套杆的上方连接于夹持端盖的底部,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上方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左侧表面中部安装有从动杆,所述传送带的右端两侧表面对称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上方底部安装有检测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进给装置的底部内侧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且进给装置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传输轮,所述传输轮的表面凸块呈弧形结构其材质为软胶垫片,且传输轮的上方两端横穿与支撑板的中部,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表面安装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的上方设置有摇柄,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与进给装置之间为卡合活动连接,且传输轮通过支撑板和第一螺杆和摇柄之间构成可调节结构。
优选的,所述冲压机箱的内腔水平横向开设一条滑槽,其滑槽与传输轮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冲压机箱的上方内腔为镂空状,且冲头呈十字形结构与设置于冲压机箱的上方内腔中,所述冲压机箱的滑槽下方设置有与冲头相一致的冲孔。
优选的,所述传输座的底部焊接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杠,且滚珠丝杠的内腔水平横穿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左侧端部与控制电机的输出端之间为卡合连接,且传输座通过蜗杆和控制电机之间构成可移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瑞龙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瑞龙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7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细胞外泌体护眼液用杀菌工艺
- 下一篇: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