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历史建筑的修缮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37596.3 | 申请日: | 202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朱毅敏;翟信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历史 建筑 修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历史建筑的修缮方法,包括墙柱置换方法,当既有结构楼板需要置换时通过墙柱置换方法的新增结构柱施工新旧结构楼板置换方法,以对历史建筑各层中的既有结构楼板进行拆除置换新增结构楼板;以及当既有结构楼板不需要置换时,对历史建筑各层中的拆除的既有结构楼板部分进行填补施工。本发明通过新增结构柱以及新增结构楼板对具有保护价值的第一既有墙体进行完整性地保护,能够在修缮施工过程中保证历史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产生碎裂、坍塌、结构变形等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历史建筑的修缮方法。
背景技术
历史建筑多为砖、石等砌体结构,因而导致现存的历史建筑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较差,无论是民用历史建筑,还是公共历史建筑,都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在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时,历史建筑的部分既有砌体结构(例如:建筑外墙)由于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需要完整地保留,不可拆除;因此不能通过局部拆除或者整体拆除重建的方法进行对需要完整性地保留的既有砌体结构进行修缮。局部拆除修缮和整体拆除修缮不仅施工成本高,还对历史建筑的既有砌体结构造成了实质性的破坏,从而影响历史建筑的保护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如何在不破坏具有保护价值的砌体结构的前提下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成为了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历史建筑的修缮方法,以解决在不破坏具有保护价值的既有砌体结构的前提下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历史建筑的修缮方法,包括:
墙柱置换方法:
设定历史建筑在各层相同位置中至少包括具有保护价值的第一既有墙体和可拆除的第二既有墙体,在第一既有墙体与第二既有墙体之间设置墙柱置换结构,所述墙柱置换结构与历史建筑的既有结构楼板相接触,以使所述墙柱置换结构承托既有结构楼板;拆除第二既有墙体的部分墙体结构,完整性地保留第一既有墙体,以在第二既有墙体的拆除区域上形成墙柱置换区域,拆除历史建筑各层中的部分既有结构楼板,以在各层既有结构楼板上露出所述墙柱置换区域;在墙柱置换区域由下层至上层依次施工历史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的新增结构柱,将所述新增结构柱与第一既有墙体连接,以完成历史建筑的墙柱置换;
当既有结构楼板需要置换时,通过新旧结构楼板置换方法,以对历史建筑各层中的既有结构楼板进行拆除置换新增结构楼板;所述新旧结构楼板置换方法,包括:
第一步,由上层至下层依次拆除历史建筑的各层既有结构楼板,并且在拆除历史建筑的既有结构楼板所在层时,同时通过新增结构柱在该层上施工新增主梁的第一结构部分,所述新增主梁结构的第一结构部分嵌入到新增结构柱中,并且新增主梁的第一结构部分的上平面与新增结构柱的上平面齐平;
第二步,在拆除所有层既有结构楼板之后并且完成所有层的新增主梁的第一结构部分之后,在各层的新增主梁的第一结构部分上施工次梁;然后通过新增主梁的第一结构部分和次梁在各层上同时施工新增主梁的第二结构部分和新增结构楼板,所述新增结构楼板部分下沉嵌入到新增主梁和次梁上,将所述新增结构楼板与第一既有墙体形成连接,以完成历史建筑中所有层的新旧结构楼板的置换;
当既有结构楼板不需要置换时,对历史建筑各层中的拆除的既有结构楼板部分进行填补施工。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历史建筑的修缮方法,对历史建筑的最上层既有结构楼板通过吊装设备整体拆除;对最上层之下的既有结构楼板进行切割、凿除或者破碎拆除。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历史建筑的修缮方法,在完成新旧结构楼板的置换之前或者之后,拆除墙柱置换结构以及剩余不保留的既有墙体。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历史建筑的修缮方法,通过锚固件或者插筋将所述新增结构柱与第一既有墙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7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