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纳米片/石墨烯基热敷药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7478.2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刚;叶德林;张以河;马宇飞;李明;李正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烯科技创新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M37/00;A47G9/10;D01D1/02;D01F1/10;D01F6/54;D04H1/43;D04H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石墨 热敷 药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纳米片/石墨烯基热敷药枕,包括枕套和枕芯,所述枕套包括柔性接触层和钛纳米片/石墨烯基发热膜,所述柔性接触层设于枕套外侧,所述钛纳米片/石墨烯基发热膜设于枕套内侧,所述柔性接触层覆盖钛纳米片/石墨烯基发热膜;所述枕芯包括柔性容置袋和储热凝胶,所述储热凝胶容置于柔性容置袋中。本发明钛纳米片/石墨烯基热敷药枕借助于钛纳米片/石墨烯基纤维膜自身的高效电热转化效率、高红外线法向发射率、抗菌功能、良好的柔性和弹性,能够作用于表皮抗菌,促进药物活性成分释放,高红外线法向发射率也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毛孔舒张,提升表皮吸收效果等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发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的钛纳米片/石墨烯基热敷药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通过sp2杂化轨道形成六角形呈蜂巢晶格结构且只有一层碳原子厚度的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的独特结构赋予其众多优异特性,如高理论比表面积(2630m2/g)、超高电子迁移率(~200000cm2/v.s)、高热导率(5300W/m.K)、高杨氏模量(1.0TPa)和高透光率(~97.7%)等。凭其结构和性能优势,石墨烯在能源存储与转换器件、纳米电子器件、多功能传感器、柔性可穿戴电子、电磁屏蔽、防腐等领域均有巨大应用前景。鉴于石墨烯的柔性和导电特性,将石墨烯浆体加入到油墨中制备出一种导电油墨,进一步通过油墨喷涂、干燥制备成石墨烯发热层,制成石墨烯发热体,具有生产过程快速、用料省、成本低等特点。
随着人们对美好和健康生活的向往,改进传统的供暖系统,寻找更加经济、清洁的替代能源,发展新型的绿色低碳供暖系统刻不容缓。基于石墨烯红外发射性能(波长为5~14微米的远红外线)的电加热取暖技术即石墨烯基红外发热油墨及其红外发热体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与传统的燃煤、蒸汽、热风和电阻等取暖方法相比,石墨烯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电-热转化率高、自动控温、分区控制、加热稳定、加热过程无异响、热传导效率高、运行费用低(每天每平米石墨烯电热膜的耗电量能够降至0.5度)、加热相对均匀、占地面积小、投资与生产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和工作效率高等诸多优点,更有利于推广应用。用它代替传统加热设备,其节电效果尤其显著,一般可节电30%左右,个别场合甚至可达60%~70%。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将石墨烯制成石墨烯浆料、油墨或涂料,再通过印刷方式制备成石墨烯发热涂层等。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 201911401440.7、专利名称为石墨烯远红外地暖砖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地暖砖,该地暖砖的砖单元包括发热元件和散热件,其发热元件为石墨烯复合涂料构成,其散热件为石墨烯复合齿条构成。此类石墨烯发热涂层必须依托于基材进行印刷,且印刷制备的石墨烯发热涂层经过反复折叠、拉伸后容易导致石墨烯发热涂层断裂,进而导致石墨烯发热涂层形成断路,影响石墨烯发热涂层的产热效果和使用寿命。另外,石墨烯发热涂层与柔性基材的粘附效果差、长时间使用易分离等缺陷也一直为业内所诟病。
石墨烯纤维膜是将石墨烯添加到纺丝原液中,进一步借助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的纤维膜,石墨烯纤维膜具有柔性强、耐弯折效果好、表面积大等优点,石墨烯纤维膜不需要附着于基板,可以单独成膜或者成膜后通过粘接剂粘接于柔性基板上用以供热。中药热敷是一种常见的用药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中药活性成分释放,加强机体吸收,提升中药疗效,对于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以及其它关节疼痛等的治疗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目前的中药热敷方式为:将中药裹入热毛巾或者其它热敷容置袋中,再将热毛巾或者热敷容置袋贴敷到颈椎、腰椎、肩周、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部位。但是,这种贴敷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仅能保证短暂的加热作用,药物活性成分释放有限;(2)仅能与平面型表皮进行贴合,对于不规则且活动的关节部位,例如颈部、腰部、膝关节、髋关节等,无法基于人体组织结构或者身体的活动变形调整热敷装置的形态,与关节部位贴合过程中存在“死角”。基于柔性石墨烯纤维膜的高红外法向发射量、高产热效率、高热传导效率、热稳定性和高柔性、弹性,开发出一种中药热敷药枕以解决当前中药热敷领域存在的吸收慢、活性成分释放量少、贴合不紧密等问题,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核心点。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烯科技创新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烯科技创新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7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