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流式食品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6100.0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司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司艳丽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9/10;A23P30/00;A23P10/40;A23P1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56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流 食品加工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分流式食品加工设备,包括有机架、碎粒输送机构、粉末输送机构、液体输送机构、分料机构、搅拌机构、旋转驱动装置、下料机构;碎粒输送机构、粉末输送机构和液体输送机构均固定安装在机架的上端,碎料输送机构、粉末输送机构和液体输送机构的输出端均向下与分料机构输入端连接,搅拌机构竖直设置,搅拌机构与旋转驱动装置工作端连接,分料机构设置在搅拌架构的输入端上方,分料机构与搅拌机构固定连接,分料机构输入端竖直向上,旋转驱动装置非工作端与机架固定连接,下料机构输入端设置与搅拌机构的正下方,下料机构与机架固定连接,本发明有效的避免进料口堵塞,提升了搅拌速度以及快速出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分流式食品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食品需要加工成粉状和碎粒状以及与水混合,这样的食品需要粉碎刀片将食品粉碎和磨成粉末,再水与食品进行混合,而在食品进入搅拌桶时,粉末在与水混合后会变的粘稠只有一同进料口会使加料口堵塞,粉末在与水混合后会变的粘稠进入搅拌桶内,进行搅拌时会附着在内周壁导致不好搅拌速度慢,同时出料也不方便出来料的情况,所以需要一种分流式食品加工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分流式食品加工设备,本技术方解决了进料口堆容易堆积堵塞,搅拌效率低和出料慢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流式食品加工设备,包括有机架、碎粒输送机构、粉末输送机构、液体输送机构、分料机构、搅拌机构、旋转驱动装置、下料机构;碎粒输送机构、粉末输送机构和液体输送机构均固定安装在机架的上端,碎料输送机构、粉末输送机构和液体输送机构的输出端均向下与分料机构输入端连接,搅拌机构竖直设置,搅拌机构与旋转驱动装置工作端连接,分料机构设置在搅拌架构的输入端上方,分料机构与搅拌机构固定连接,分料机构输入端竖直向上,旋转驱动装置非工作端与机架固定连接,下料机构输入端设置与搅拌机构的正下方,下料机构与机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碎粒输送机构包括有第一装料箱、第一旋转驱动器、转动轴、绞碎刀、筛板、第一输料管;第一装料箱设置在机架的上端与机架固定连接,筛板与第一装料箱同轴设置,筛板固定安装在第一装料箱内部的底端,转动轴与第一装料箱同轴线设置,连接轴一端与筛板转动连接,转动轴远筛板的一端穿过第一装料箱的上端向外延伸,第一旋转驱动器安装于第一装料箱上端,第一旋转驱动器工作端与转动轴穿过第一装料箱的一端固定连接,绞碎刀设置与第一装料箱的底端,第一绞碎刀套设在转动轴的外侧,绞碎刀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第一输料管道输入端与第一装料箱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输料管道输出端设置在分料机构的输人端上方。
优选的,所述粉末输送机构包括有第二装料箱、磨轮、第二旋转驱动器、第二输料管、筛孔;第二装设置在第一装料箱的旁侧,第二装料箱与机架固定连接,磨轮轴心线水平设置,磨轮设置于第二装料箱的内部底端,磨轮轴与第二装料箱转动连接,第二旋转驱动器固定安装于第二装料箱的侧部,第二旋转驱动器工作端穿过第二装料箱的侧部与磨轮固定连接,第二装料箱输出端设有若干筛孔,第二输料管得输入端与第二装料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输料管输出端设置与分料机构的输入端。优选的,所述
优选的,所述液体输送机构包括有第三装料箱、电磁阀、第三输料管;第三装料箱设置在第二装料箱旁侧,第二装料箱与机架固定连接,电磁阀输入端与第二装料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三输料管输入端与电磁阀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三输料管输出端设置在分料机构的输入端上方。
优选的,所述分料机构包括有锥形壳、锥形板、连接块、挡板;锥形壳设置在搅拌机构的上方,锥形壳输入端竖直向上,锥形壳输出端与搅拌机构输入端固定连接,锥形板设置在锥形壳内部,锥形板工作端竖直向上,连接块设有数个以锥形板的轴心线均匀分布在外周面,连接块一端与锥形板固定连接,连接块远离锥形板的一端与锥形壳固定连接,挡板设置水平设置在锥形板的下方,挡料板与锥形壳的内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司艳丽,未经司艳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61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恒温棉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防静电手机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