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秸秆田间收集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3103.9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5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煜海 |
主分类号: | A01D90/02 | 分类号: | A01D90/02;B60P3/00;B60R1/00;B60R16/02;B62D55/06;B62D55/08;B62D55/14;H04N5/225;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秸秆 田间 收集 | ||
本发明涉及秸秆收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水稻秸秆田间收集车,包括秸秆收集车主体、车厢以及收集装置,所述秸秆收集车主体内设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一侧固定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上方固定安装有局域网控制器,所述局域网控制器上方设有摄像头,所述车厢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助轮,所述车厢底部设有收集车底座,所述收集车底座两端固定安装有履带卡轮,所述履带卡轮以及辅助轮上套设有一圈履带,所述秸秆收集车主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疏料槽,所述秸秆收集车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且通过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收集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履带卡轮以及履带,由于履带非常适合在泥泞的道路行驶,使得设备在稻田中行驶的更加安全,不会出现滑轮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秸秆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秸秆田间收集车。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所以大多数秸秆需要收集,在进行利用。
现有的秸秆收集装置有很多种,但没有一种结合与一体的秸秆收集车,且在自动化方面,还不够成熟,还有许多方面需要人工亲手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秸秆田间收集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秸秆田间收集车,包括秸秆收集车主体、车厢以及收集装置,所述秸秆收集车主体内设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一侧固定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上方固定安装有局域网控制器,所述局域网控制器上方设有摄像头,所述秸秆收集车主体后端固定连接有车厢,所述车厢内设有液压支柱,且所述液压支柱顶部固定连接有车厢底板,所述车厢底板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漏板,所述车厢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助轮,所述车厢底部设有收集车底座,所述收集车底座两端固定安装有履带卡轮,所述履带卡轮以及辅助轮上套设有一圈履带,所述秸秆收集车主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疏料槽,所述秸秆收集车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且通过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支柱、运转轴、链条以及收集指,所述运转轴固定安装在支柱上,所述运转轴外套设有一圈链条,所述链条上固定安装有收集指。
优选的,所述秸秆收集车主体一侧开设有加油口。
优选的,所述疏料槽与收集指相互交错。
优选的,所述车厢后端固定安装有活动门,且活动门上端设有卡扣。
优选的,所述局域网控制器通过局域网连接外接控制端。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与局域网控制器通过数据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履带卡轮以及履带,由于履带非常适合在泥泞的道路行驶,使得设备在稻田中行驶的更加安全,不会出现滑轮现象。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收集装置,运转轴带动链条以及链条上的收集指转动,使得可以将收集指上的秸秆运输到车厢内。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局域网控制器,由于通过局域网连接外接控制端,可以将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传输到控制端,方便操作者操控,使得可以进行远程操作。
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液压支柱、车厢底板以及防漏板,在秸秆收集装满需要卸货时,放下活动门,液压支柱抬起车厢底板,使得形成一定角度,方便秸秆倾泻,且防漏板防止秸秆从前端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煜海,未经杨煜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31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线裁边拼接组合式衣物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电一体化智能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