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瑞德西韦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2056.6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6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崔庆华;徐明;王佳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箭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685 | 分类号: | A61K31/685;A61P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3 | 代理人: | 吉海莲;鲍晓芳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瑞德西韦 制备 预防 治疗 灌注 损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瑞德西韦(Remdesivir)在预防和治疗再灌注损伤尤其是心脏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证实了瑞德西韦作为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预防和治疗药物的重大潜力,首次公开了瑞德西韦对心脏缺血再灌注的良好保护疗效,为再灌注损伤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新型潜在备选药物,扩展了瑞德西韦的适应证,极大的提高了瑞德西韦的应用潜力及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瑞德西韦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再灌注损伤尤其是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Remdesivir(RDV,GS-5734)是吉利德科学公司(GILD)开发的一款通过抑制病毒核酸合成起作用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
专利WO2009132123A1中首次提出瑞德西韦(Remdesivir)化合物结构的通式,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登革热等黄病毒科病毒感染疾病。专利WO2012012776A1提出瑞德西韦治疗副黏病毒科病毒感染的疾病的作用。在后续专利中还提出RDV可作为抗丝状病毒、抗沙粒病毒及抗冠状病毒药物。根据文献信息,瑞德西韦预防和治疗再灌注损伤作用目前未有国内外文献公开。
缺血再灌注损伤指局部组织因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缺血、缺氧以及在后续血液恢复循环过程中组织发生损伤甚至坏死的现象。再灌注损伤几乎可在任何一种组织器官中发生。常见可能发生缺血再灌注的情况可包括:组织器官缺血后恢复血液供应如休克时微循环的疏通、冠状动脉痉挛的缓解、心脏骤停后心脑肺复苏、动脉搭桥术、PTCA、溶栓疗法等血管再通术后,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器官移植及断肢再植等。
心脏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常指冠状动脉部分或完全急性阻塞后,在一定时间又重新获得再通时,缺血心脏虽然得以恢复正常灌注,但其组织损伤反而呈进行性加重的病理过程。临床上,使用溶栓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减少心脏梗塞面积和改善临床结果的最有效策略。但在此过程中,恢复缺血心脏的血流,称为再灌注,也可以诱发损伤。有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脏梗塞动物模型中,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占心脏梗塞最终大小的50%。因此,控制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减少最终梗塞面积的治疗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瑞德西韦药物一类新的适应症。瑞德西韦作为预防和治疗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能有效提高心脏功能、维持心脏正常结构,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备选药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瑞德西韦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瑞德西韦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本发明中预防和治疗除针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外,还包括其他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除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外,瑞德西韦对其他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及治疗应用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包含瑞德西韦,所述瑞德西韦以游离形式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在本发明的上述应用中,所述药物含有有效剂量的瑞德西韦。有效剂量为单位给药剂量形式(如一片、一针、一丸或一剂的药物中的含量)或治疗的患者的单位剂量(如单位体重剂量)。在本发明中,药物治疗对象范围为哺乳动物类,包括人、犬科、啮齿类动物等。不同动物有效剂量换算可根据本领域实验动物与人的等效剂量换算关系(通常可参见FDA、SFDA等药品管理机构的指导意见,也可参见“黄继汉等.药理试验中动物间和动物与人体间的等效剂量换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Sep;9(9):1069-1072”),即可从实验动物的剂量推导出人的单位体重剂量。例如,对于常用的实验动物小鼠而言,根据上述文献,其与成人的换算关系约为12:1。
在本发明中,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中,明显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有效剂量(以含量计)为2.5~40mg/kg,优选为20m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箭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箭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20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