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快速测量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31014.0 | 申请日: | 202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0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杜强;李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5;G01B21/18;G06T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耳蜗 电极 植入 深度 快速 测量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人工耳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快速测量方法与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耳蜗底圈CT图像;导入耳蜗底圈CT图像;输出电极植入深度,其中,电极植入深度为耳蜗底圈CT图像鼓阶曲线长度;耳蜗底圈CT图像为经CT重建得到的平面图像;输出电极植入深度,还包括,确定电极植入位置;根据植入位置确定被测鼓阶曲线,其中,鼓阶曲线包括鼓阶外侧壁曲线、鼓阶内侧壁曲线或鼓阶中间曲线;测量鼓阶曲线长度;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测量对象可控,能根据实际植入位置需要直接测出对应的电极植入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耳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快速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治疗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手段。绝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耳聋是听觉的第1级神经元----耳蜗毛细胞的不可逆损伤造成的。人工耳蜗技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植入耳蜗的多道电极,将电信号绕过损坏的耳蜗毛细胞,直接刺激听觉第2级神经元----耳蜗螺旋神经元来恢复听觉。人工耳蜗对声音频率编码的工作原理是:人工耳蜗电极阵植入耳蜗鼓阶,位于鼓阶不同深度的电极环编码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刺激对应位置的不同螺旋神经元群,传递声音信号的频率信息。
人工耳蜗其技术原理是将声音信号的各频率分别提取后,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按照从低频到高频的顺序将各个频率的电信号分配到从顶端电极至尾端电极的12-22个电极,分别刺激不同的螺旋神经元群,从而将声音信号的各频率信息传入到人的听觉系统中。目前,由于耳蜗存在个体差异,耳蜗电极型号种类繁多,导致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的差异较大。有些电极植入超过720°,有些电极植入深度不及360°。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前,并不常规测量耳蜗的大小,医生根据经验将全部电极阵植入耳蜗鼓阶就结束了。目前,同一型号的人工耳蜗电极在不同的患者体内植入的深度差异较大。有些患者,电极植入较浅,植入深度还没有达到360°,人工耳蜗电极无法刺激到耳蜗中圈的螺旋神经元群,限制了人工耳蜗的功效。而植入深度较深的人工耳蜗电极,尾端的刺激电极越过了耳蜗底圈的部分螺旋神经元群,限制了人工耳蜗的功效。
因此,这就需要在植入人工耳蜗电极前,根据每个患者耳蜗鼓阶的长度来设计和定制特定长度的植入电极,使得植入耳蜗的电极在每个耳蜗内达到相同的植入深度,即相同的电极盘绕蜗轴角度,而目前,一些研究通过测量耳蜗底圈截面的长轴直径和短轴直径,再通过公式来计算植入的深度。这种方法不是直接测量耳蜗鼓阶的曲线长度,存在有计量误差。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操作简单,测量对象可控,能根据实际植入位置需要直接测出对应的电极植入深度的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快速测量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测量对象可控,能根据实际植入位置需要直接测出对应的电极植入深度的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快速测量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快速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耳蜗底圈CT图像;导入耳蜗底圈CT图像;输出电极植入深度,其中,电极植入深度为耳蜗底圈CT图像鼓阶曲线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耳蜗底圈CT图像为经CT重建得到的平面图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导入耳蜗底圈CT图像,包括:将耳蜗底圈CT图像导入E尺软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输出电极植入深度,包括:确定电极植入位置;根据植入位置确定被测鼓阶曲线,其中,鼓阶曲线包括鼓阶外侧壁曲线、鼓阶内侧壁曲线或鼓阶中间曲线;测量鼓阶曲线长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测量对象可控,能根据实际植入位置需要直接测出对应的电极植入深度的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快速测量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1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控制电路及无刷直流电机
- 下一篇:一种植物甾醇异硬脂酸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