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沸器防冲装置及防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0703.X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1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郭琦;高买华;惠新平;赵运涛;曹强强;董小强;曹华新;薛文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B1/00 | 分类号: | B01B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王卫 |
地址: | 717403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沸器防冲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再沸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沸器防冲装置及防冲方法,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底部的胺液入口,还包括:法兰,该法兰可拆卸连接在壳体外壁面,且位于胺液入口外侧;支撑部,该支撑部可拆卸连接在壳体内壁面,且位于胺液入口内侧;扰流部,该扰流部可拆卸连接在支撑部上,且扰流部位于胺液入口正上方;连接部,该连接部穿过支撑部、壳体与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法兰和支撑部与壳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垫一。本发明由于采用了锥体对注入的胺液进行扰流,有效解决了胺液冲击管程的问题,进而实现了防止管程出现破损。由于采用主压板和侧压板,通过胺液入口即可进行安装,不需要进入壳体内安装,减少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沸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沸器防冲装置及防冲方法。
背景技术
再沸器注入胺液时,胺液自再沸器壳程底部流入时在靠近管板位置直接冲击管程,造成管程震动,其中接近胺液入口处中心线两侧下部区域所受冲击力最大,振动幅度亦最大,管程下侧中心线附近容易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沸器防冲装置及防冲方法,解决了胺液注入时冲击管程的问题,实现了对胺液扰流,使管程不会出现冲击腐蚀。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再沸器防冲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底部的胺液入口,还包括:
法兰,该法兰可拆卸连接在壳体外壁面,且位于胺液入口外侧;
支撑部,该支撑部可拆卸连接在壳体内壁面,且位于胺液入口内侧;
扰流部,该扰流部可拆卸连接在支撑部上,且扰流部位于胺液入口正上方;
连接部,该连接部穿过支撑部、壳体与法兰可拆卸连接;
所述法兰和支撑部与壳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垫一。
进一步,支撑部包括一对半环形的主压板、一对半环形的侧压板和一对支撑柱,一对所述侧压板设置在一对所述主压板之间,一对所述主压板和一对所述侧压板构成环形结构,所述主压板上分别固定支撑柱,所述主压板和侧压板均开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部穿过连接孔、密封垫一和壳体与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扰流部可拆卸连接在一对所述支撑柱上。
进一步,所述主压板和侧压板的两端分别开有上端板和下端板,所述主压板一端的上端板和侧压板一端的下端板啮合。
进一步,所述扰流部包括锥体、连接杆和插销,所述支撑柱顶端开有插孔一,所述锥体径向开有插孔二,所述插孔一和插孔二为菱形孔,所述连接杆为菱形杆,且连接杆一端固定有挡块,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径向开有限位孔,所述锥体设置在一对所述支撑柱之间,且连接杆穿过插孔一和插孔二,所述插销插入限位孔内。
进一步,所述锥体外表面开有扰流槽。
进一步,所述扰流部包括V型板,所述V型板底部两端分别与支撑柱顶端固定。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由两对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了一对螺栓,一对所述螺栓均固定在连接板下壁面,所述连接件的一对螺栓分别插入主压板和侧压板相邻的连接孔内,还穿过密封垫一、壳体和法兰连接有螺母。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与主压板和侧压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二。
一种再沸器防冲方法,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再沸器防冲装置,还包括如下步骤:胺液通过法兰、壳体、支撑部进入壳体内,在壳体内形成喷射的柱状,通过锥体对喷出的胺液进行破坏其喷出的状态,使胺液通过锥体分流向外扩散,分散冲击力,防止冲击管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锥体对注入的胺液进行扰流,有效解决了胺液冲击管程的问题,进而实现了防止管程出现破损。
由于采用了V型板对注入的胺液进行扰流,有效解决了胺液冲击管程的问题,进而实现了防止管程出现破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延长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07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