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动力截污、防倒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0272.7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凡;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霖高科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龙海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倒灌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动力截污、防倒灌系统,包括污水井以及设置于污水井内的行洪排水口和截污排水口,且截污排水口在污水井内的垂直高度低于行洪排水口,所述行洪排水口连通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鸭嘴阀,所述截污排水口与无动力截流阀的进水管连通,且无动力截流阀的出水口通过接管与污水处理管网连通;所述无动力截流阀是由鼓状的罐体、固定设置于罐体侧壁且与罐体内腔连通的进水管以及设置于罐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组件和排水管构成,且进水管与罐体相切。该系统,设备简单,无需外设驱动力,通过无动力截流阀限流避免大量雨污混合水流入污水处理管网对处理厂造成冲击,整体结构紧凑,故障率低,实用性强,成本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截污、防倒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管网合流制排水系统中,用于将旱流污水和初期雨水截至污水管道普遍采用的中国工程建设标CECS91:97《合流制系统污水截流井设计规范》的截留技术,在截留系统中,截流井既要使截留的污水进入截污系统,达到整治环境的目的,又要保证在大雨时不让超过街流量的雨水进入截污系统,以防止下游截污管道的实际流量超过设计流量,避免发生污水反冒以及给污水处理厂带来冲击。
目前使用的截污、防倒灌系统,大都采用电力启动,故人工维护工作量大,设备定期需更换元器件,整体投资较高,故障率较高,整体设备不够紧凑,所以需要进行更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截污、防倒灌系统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截污、防倒灌系统,包括污水井以及设置于污水井内的行洪排水口和截污排水口,且截污排水口在污水井内的垂直高度低于行洪排水口,所述行洪排水口连通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鸭嘴阀,所述截污排水口与无动力截流阀的进水管连通,且无动力截流阀的出水口通过接管与污水处理管网连通;
所述无动力截流阀是由鼓状的罐体、固定设置于罐体侧壁且与罐体内腔连通的进水管以及设置于罐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组件和排水管构成,且进水管与罐体相切。
优选的,所述截污排水口与无动力截流阀的连接管之间设置有拦污井室,所述拦污井室内与截污排水口连通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拦污格栅。
优选的,所述拦污格栅是由环状支架以及由环状支架撑开开口的网兜构成,所述网兜是由尼龙绳编制制成。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无动力截污、防倒灌系统,通过在污水井中设置行洪排水口和截污排水口配合鸭嘴阀和无动力截流阀,在保证了在污水井中污水低水位时通过截污排水口排污,在污水高水位时,通过行洪排水口泄洪,并且通过应用该无动力截流阀,同时对流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行截流,避免大量雨水进入到处理厂的污水管网中,对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整体设备紧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无需外设动力输入,节约资源,故障率低,并且经久耐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行洪排水口和截污排水口在污水井内的布设示意图。
图中:1、污水井;2、行洪排水口;3、截污排水口;4、鸭嘴阀;5、无动力截流阀;51、罐体;52、进水管;53、进气管;54、排水管;
6、拦污井室;7、拦污格栅;71、环状支架;72、网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霖高科安徽有限公司,未经中霖高科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0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释放和计数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盘扣式支架体系横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