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整体立铣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0208.9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3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勇;代平;王珏;王杰伟;邹伶俐;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整体 铣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整体立铣刀,包括一棒形体;棒形体的下部设为切削部,中上部设为柄部;所述切削部设有多个由所述底端端面向柄部方向延伸的排屑槽,各个排屑槽朝向切削旋转方向的面设为圆周切削刃前刀面,所述圆周切削刃前刀面与所述切削部的圆周面相交形成圆周切削刃。本发明使得交接圆角前刀面能够完全保护整个圆角部分,消除了刀具圆角前角与周刃前角交接位置的折点,在保证圆角前角与底面切削刃前角顺滑交接的同时,使圆角前角与周刃前角平顺过渡;并且实现了刀具圆角圆弧形前刀面切削前角的可控性,使其均匀连续变化,同时使其可以满足锋利切削刃加工工况的需求,提高切削的效率和性能,以及提高加工工件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整体立铣刀。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圆角立铣刀或球头立铣刀通常会在底部切削刃和圆周切削刃之间做交接圆角,圆角部分的前刀面通常加工为平面或者圆弧面。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圆角立铣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M部放大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这种圆角立铣刀是将圆角前刀面加工为平面,即圆角前角与底部切削刃前角保持一致,这种圆角立铣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圆角前刀面只能保护部分圆角,使交接圆角极易出现破损;二是,使底部切削刃前刀面与圆周切削刃前刀面直接交接,在圆角部分出现明显的交接痕,交接位置切削刃前角角度急剧变化,且在圆角切削刃上有交接折点,该位置极易因应力集中造成切削加工时切削力增大,使刀具损坏。
图3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圆角立铣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N部放大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这种圆角立铣刀是将圆角前刀面加工为圆弧面,这样可以对圆角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相对降低了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切削力,但是这种整体铣刀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前刀面保护的前角与圆周前角相差过大,刀具圆角与周刃交接位置存在交接不畅的情况,在交接处有明显折面,出现明显的交接痕,折点处会使切削力发生突变,极易使刀具在该处失效;二是,这种整体铣刀圆角圆弧形前刀面的前角较小,在需求锋利切削刃的加工工况下,无法实现锋利切削,切削加工时,刀具会产生较大切削力,同时易使刀具出现振动情况,降低刀具的切削寿命,加工表面质量也很差;三是,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砂轮摆动自由度有限,会在刀具圆角处加工出直线刃,造成圆角不饱满,刀具回转时会存在凹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整体立铣刀,通过结构改进,使得交接圆角前刀面能够完全保护整个圆角部分,消除了刀具圆角前角与周刃前角交接位置的折点,在保证圆角前角与底面切削刃前角顺滑交接的同时,使圆角前角与周刃前角平顺过渡;并且实现了刀具圆角圆弧形前刀面切削前角的可控性,使其均匀连续变化,同时使其可以满足锋利切削刃加工工况的需求,提高切削的效率和性能,以及提高加工工件表面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整体立铣刀,包括一棒形体;所述棒形体的下部设为切削部,中上部设为柄部;所述切削部设有多个由所述底端端面向柄部方向延伸的排屑槽,各个排屑槽朝向切削旋转方向的面设为圆周切削刃前刀面,所述圆周切削刃前刀面与所述切削部的圆周面相交形成圆周切削刃;所述切削部的圆周面为圆周切削刃后刀面;所述切削部底端端面基于排屑槽设置齿隙,所述齿隙朝向切削旋转方向的面设为底部切削刃前刀面,所述底部切削刃前刀面与所述切削部的底面相交形成底部切削刃;所述切削部底面为底部切削刃后刀面,所述底部切削刃和圆周切削刃之间使用交接圆角过渡;刀尖交接圆角处对应设有圆角前刀面,所述圆角前刀面沿交接圆角延伸至圆周切削刃前刀面,并均匀顺滑连接底部切削刃前刀面和圆周切削刃前刀面,使交接圆角与底部切削刃和圆周切削刃交接位置均无折点,交接圆角圆度饱满。
所述交接圆角具有前角,所述交接圆角前角连续过渡变化,圆角45°剖面处法向前角为θ,-10°≤θ≤30°。
所述交接圆角半径为R,0<R≤0.5D,其中D为所述切削部的外径。
所述圆周切削刃具有前角,所述圆周切削刃前角为α,-10°≤α≤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0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存储器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存储器控制器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