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轨弹性扣件松动和断裂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30011.5 | 申请日: | 202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0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伍金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山根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35/00 | 分类号: | E01B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轨 弹性 扣件 松动 断裂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轨弹性扣件松动和断裂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面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枕木检测箱,所述枕木检测箱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枕木检测箱下侧设有开口向下的枕木检测腔,所述枕木检测腔内滑动设有枕木检测杆,所述枕木检测腔上侧内壁固定设有枕木检测传感器,本发明可自动完成铁轨上弹性扣件断裂缺失和松动的检测,本发明通过压力传感器首先对枕木位置进行检测,当压力传感器到达枕木位置后启动两侧的压力传感器对弹性扣件进行检测,若在枕木压力传感器工作期间,两侧弹性扣件压力传感器没有动作,说明此处弹性扣件缺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施工防护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轨弹性扣件松动和断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铁轨弹性扣件是连接钢轨和轨枕使之形成轨排的部件,在保证轨道稳定性、可靠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上,我国长期以人工和静态检测为主,养护费用高,强度高,安全性差,近年我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对铁路检测的自动化、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铁许多地段都换成了DTⅢ型弹性扣件,地铁更是大面积使用,这类扣件的优点是不需要进行扣件涂油、加压等作业,的确能减少扣件的养护工作量,这类弹性扣件会有自行断裂的和松动的现象,尤其是轨底垫的比较高的区段,需要定期巡查,及时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轨弹性扣件松动和断裂检测装置,解决了铁轨弹性扣件断裂缺失和松动的不易检测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铁轨弹性扣件松动和断裂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面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枕木检测箱,所述枕木检测箱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枕木检测箱下侧设有开口向下的枕木检测腔,所述枕木检测腔内滑动设有枕木检测杆,所述枕木检测腔上侧内壁固定设有枕木检测传感器,所述枕木检测杆与所述枕木检测传感器通过枕木检测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枕木检测杆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枕木检测架,所述枕木检测架上转动设有枕木检测轴,所述枕木检测轴上固定设有枕木检测轮,以所述枕木检测箱为中心,所述支撑板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侧转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转动齿轮,所述固定架上侧固定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转动设有传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靠近所述枕木检测箱侧在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靠近所述枕木检测箱端面固定设有定位轮,以所述转动齿轮为中心,所述支撑板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设有布置板,所述布置板上转动设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定设有涡轮,所述布置板下端面左侧固定设有扣件检测箱,所述扣件检测箱下侧设有开口向下的扣件检测腔,所述扣件检测腔内 滑动设有扣件检测杆,所述扣件检测腔上侧内壁固定设有扣件检测传感器,所述扣件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扣件检测杆通过扣件检测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扣件检测杆下端面左右两侧固定设有扣件检测架,所述扣件检测架上转动设有扣件检测轴,所述扣件检测轴上固定设有扣件检测轮,所述扣件检测箱靠近所述转动齿轮侧在所述布置板下端面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侧转动设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固定设有离心轮,所述离心轮上均与分布设有六个离心腔,所述离心腔内滑动设有离心块,所述离心块靠近所述第二旋转轴端面与所述离心腔靠近所述第二旋转轴侧内壁通过离心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离心块远离所述第二旋转轴侧转动设有离心滚轮,所述涡轮与所述布置板中间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带轮,所述固定板与离心轮之间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皮带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布置板远离所述转动齿轮端面固定设有盛放箱,所述盛放箱内设有箱内空间,所述盛放箱下端面固定设有输出杆,所述输出杆内设有输出管,所述输出杆下端面固定设有喷头,所述喷头内设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山根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山根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0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