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化学交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柔性固态膜、柔性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9768.2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0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郭思嘉;刘宝明;曾清涵;何文超;肖迎波;李迪雄;张琪;黄少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25;C08L87/00;C08L71/02;C08J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嘉毅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化学 交联 金属 有机 框架 材料 柔性 固态 电解 质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化学交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柔性固态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制成:含有化学交联位点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聚丙二醇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所述化学交联位点为环氧基团,其中含有化学交联位点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质量占柔性固态膜质量的60%~90%;其中聚丙二醇、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摩尔比为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固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化学交联位点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质量占柔性固态膜质量的70%~8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固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二醇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摩尔比为1:1.5~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固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UiO-66-2OH、MOF-808、NU-1000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固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固态膜的厚度为50~500μm。
6.一种基于化学交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柔性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固态膜负载金属离子后制成。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含化学交联位点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有机溶剂中分散,再加入聚丙二醇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混合均匀,涂覆于模具上,在80~120℃反应12~24h,清洗,干燥,得到柔性固态膜;
S2.将步骤S1制得的柔性固态膜浸入盐溶液,12~24h后取出,干燥,制得柔性固态电解质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盐溶液的浓度为0.2~2mol/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固态电解质膜中盐的质量占柔性固态膜质量的1%~2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为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高氯酸锂、氯化锂、草酸锂、溴化锂、六氟磷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钠、高氯酸钠、六氟磷酸钠、六水高氯酸锌、硫酸锌、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锌、六氟磷酸钾、三氟甲磺酸钾、高氯酸钾、溴化钾、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镁、氯化镁、溴化镁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97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件供给单元及自动化安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动态封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