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镶块结构及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29696.1 | 申请日: | 202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0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刘国荣;都明龙;钱雪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贺兆乐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镶块结构及模具,镶块结构包括第一镶块、第二镶块和第三镶块,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嵌套设置的第一镶块、第二镶块和第三镶块,第一镶块和第三镶块材质的硬度大于第二镶块材质的硬度,第一镶块和第三镶块材质的热传导率小于第二镶块材质的热传导率。通过将热传导率较大的第二镶块嵌入硬度较大的第一镶块内,且将硬度较大的第三镶块嵌入第二镶块内,使得该镶块结构集成了硬度大、且热传导率大的两大优点,既保证了镶块结构具有较大的硬度,又保证了镶块结构具有较大的热传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设于模具的壁厚过渡区的镶块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具中具有较多的壁厚过渡区,壁厚过渡区形成在模具的壁厚厚区与壁厚薄区之间,其中,有的模具的壁厚厚区局部温度过高,而有的模具的壁厚薄区局部温度相对较低,使得壁厚厚区和壁厚薄区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导致壁厚过渡区成为了热量集中、但不好冷却的热点区域。
目前,通过在壁厚过渡区设置镶块,在镶块内设冷却结构实现对壁厚过渡区域的冷却,使得模具在注塑完成后其温度能够快速冷却达到技术要求的温度;现有的镶块材质一般采用钢材或铜合金,虽然铜合金的热传导效率相对钢材较高,能够比较高效地传导热量,但是铜合金的硬度相对钢材较低,只能在其上设较短且较简单的冷却水道,甚至不能在其上设冷却水道;虽然钢材的硬度较大,能够在其上设较长且较复杂的冷却水道,但是钢材的热传导率较低,不能高效地传导热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镶块结构及模具,以达到镶块结构具有较大的硬度的同时,具有较大的热传导率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镶块结构,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嵌套设置的第一镶块、第二镶块和第三镶块,第一镶块和第三镶块材质的硬度大于第二镶块材质的硬度,第一镶块和第三镶块材质的热传导率小于第二镶块材质的热传导率。
进一步地,第二镶块的部分嵌套于第一镶块内,第二镶块处于第一镶块外部的裸露部内嵌设有第三镶块。
进一步地,第二镶块呈柱状,柱状第二镶块沿轴向依次分为储液段、中间段和散热段,储液段和中间段嵌设于第一镶块内,第三镶块嵌设于中间段和散热段内;
优选的,储液段、中间段和散热段的径向尺寸依次递减。
进一步地,第一镶块呈内部中空、与第二镶块同轴设置的筒状,第二镶块的储液段和中间段处于筒状第一镶块的内部、且与筒状第一镶块的内壁相贴合接触。
进一步地,第三镶块呈与第二镶块同轴设置的柱状,第三镶块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二镶块的中间段和散热段的长度之和;第二镶块内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处于中间段和散热段中心处的镶嵌槽,第三镶块全部嵌设于镶嵌槽内,第三镶块的外周侧壁与镶嵌槽内壁相贴合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镶块、第二镶块和第三镶块在第二镶块的轴向方向上具有三者重合部分,三者重合部分处设有径向依次贯穿、将三者固定连接的连接件。
进一步地,第二镶块的中间段上设有安装孔,第一镶块和第三镶块上分别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应同轴开设的辅助安装孔;固定件包括销钉,销钉沿第二镶块的径向依次穿过各安装孔。
进一步地,第二镶块的内部设有供冷却液流经的冷却流道。
进一步地,第二镶块的一端部为嵌设于第一镶块内的储液段,储液段内设有空腔,空腔沿柱状第二镶块的轴向沿伸,空腔处于第二镶块端部的一侧敞口设置、相对另一侧经第二镶块的中间段封闭,盛放有冷却液的空腔构成冷却流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具,模具上设有壁厚过渡区,壁厚过渡区上设有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镶块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9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包角模具及折弯包角方法
- 下一篇:膨胀阀管口的焊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