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海洋环境的核电源能量转换与余热排出一体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9267.4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3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俭;董晓朦;张宇航;李磊;张震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G21D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海洋环境 核电 能量 转换 余热 排出 一体化 系统 | ||
1.一种用于海洋环境的核电源能量转换与余热排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发电机组、冷凝器、除氧器、集汽管和配水管,所述集汽管用于收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所述集汽管与所述汽轮发电机组之间连接有输汽管,所述汽轮发电机组、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除氧器依次连接,所述除氧器与所述配水管之间连接有给水管,所述配水管用于为所述蒸汽发生器供水;所述汽轮发电机组呈立式布置,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氧器、所述集汽管和所述配水管均为环状结构且分别绕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线方向环绕布置,所述输汽管设置有多个且绕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线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给水管设置有多个且绕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线方向均匀布置;所述蒸汽发生器设置有多组且绕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线方向均匀布置,所述集汽管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有集汽内管,每个所述集汽内管均连接一组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配水管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有配水内管,每个所述配水内管均连接一组所述蒸汽发生器;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集汽隔离阀,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配水隔离阀;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集汽内管和所述配水内管均设置在一压力容器内,所述汽轮发电机组、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氧器、所述集汽管、所述配水管和所述压力容器均设置在一安全壳内,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均贯穿设置于所述压力容器,所述集汽隔离阀和所述配水隔离阀均位于所述压力容器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环境的核电源能量转换与余热排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除氧器之间连接有绕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线方向均匀布置的多个凝水管,所述凝水管上设置有凝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环境的核电源能量转换与余热排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发电机组和所述除氧器之间连接有抽汽除氧管,所述抽汽除氧管上沿所述汽轮发电机组至所述除氧器的方向依序设置有抽汽截止阀和抽汽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海洋环境的核电源能量转换与余热排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汽管上沿所述集汽管至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方向依序设置有输汽释放阀、输汽截止阀、输汽调节阀、进汽释放阀和进汽截止阀,所述给水管上沿所述除氧器至所述配水管的方向依序设置有给水泵、给水截止阀和给水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环境的核电源能量转换与余热排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依次穿出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安全壳并连接有海水管,所述海水管上设置有海水驱动泵,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依次穿出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安全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海洋环境的核电源能量转换与余热排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发电机组、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氧器和所述蒸汽发生器自上而下依序布置,使得发生事故时所述蒸汽发生器中的蒸汽会沿循环回路在密度差的驱动下形成自然循环流动,将所述压力容器中的热量排出到外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92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