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热解氮化硼的供气系统及其供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9153.X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胡丹;朱刘;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先导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34 | 分类号: | C23C16/34;C23C16/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婷婷;张向琨 |
地址: | 51151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氮化 供气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制备热解氮化硼的供气系统,其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具有第一进气口(1A)和第二进气口(1B),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热解氮化硼的供气系统还包括:多个三氯化硼供气瓶(2)、多个氨气供气瓶(3)以及保护气供气瓶组(4);
各三氯化硼供气瓶(2)内置有三氯化硼,且所述多个三氯化硼供气瓶(2)以并联方式连通于第一进气口(1A),所述多个三氯化硼供气瓶(2)用于通过同一个第一进气口(1A)同时向炉体(1)供入三氯化硼气体;
各氨气供气瓶(3)内置有氨气,且所述多个氨气供气瓶(3)以并联方式连通于第二进气口(1B),所述多个氨气供气瓶(3)用于通过同一个第二进气口(1B)同时向炉体(1)供入氨气;
炉体(1)采用先通入三氯化硼气体后通入氨气;所述保护气供气瓶组(4)内置有保护气,且所述保护气供气瓶组(4)连通于所述多个三氯化硼供气瓶(2)与第一进气口(1A)之间的第一干路管道(C1)、各三氯化硼供气瓶(2)与第一进气口(1A)之间的第一支路管道(S1)、所述多个氨气供气瓶(3)与第二进气口(1B)之间的第二干路管道(C2)以及各氨气供气瓶(3)与第二进气口(1B)之间的第二支路管道(S2);
所述保护气供气瓶组(4)包括第一保护气供气瓶(4A)、第二保护气供气瓶(4B)和第三保护气供气瓶(4C);
第一保护气供气瓶(4A)连通于所述多个三氯化硼供气瓶(2)与第一进气口(1A)之间的第一干路管道(C1),第二保护气供气瓶(4B)连通于各三氯化硼供气瓶(2)与第一进气口(1A)之间的第一支路管道(S1),第三保护气供气瓶(4C)连通于所述多个氨气供气瓶(3)与第二进气口(1B)之间的第二干路管道(C2)以及各氨气供气瓶(3)与第二进气口(1B)之间的第二支路管道(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热解氮化硼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热解氮化硼的供气系统还包括混气罐(5),所述混气罐(5)设置有第一气体入口(5A)、第二气体入口(5B)和气体出口(5C),第一气体入口(5A)连通于保护气供气瓶组(4),第二气体入口(5B)连通于所述多个三氯化硼供气瓶(2),气体出口(5C)连通于炉体(1)的第一进气口(1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热解氮化硼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混气罐(5)的第一气体入口(5A)与保护气供气瓶组(4)之间的管道上、第二气体入口(5B)与所述多个三氯化硼供气瓶(2)之间的第一干路管道(C1)上以及炉体(1)的第二进气口(1B)与所述多个氨气供气瓶(3)之间的第二干路管道(C2)上均设置有流量计(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热解氮化硼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混气罐(5)的第一气体入口(5A)与保护气供气瓶组(4)之间的管道上、第二气体入口(5B)与所述多个三氯化硼供气瓶(2)之间的第一干路管道(C1)上以及炉体(1)的第二进气口(1B)与所述多个氨气供气瓶(3)之间的第二干路管道(C2)上均设置有过滤器(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热解氮化硼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混气罐(5)的第一气体入口(5A)与保护气供气瓶组(4)之间的管道上、各三氯化硼供气瓶(2)与第一进气口(1A)之间的第一支路管道(S1)以及各氨气供气瓶(3)与第二进气口(1B)之间的第二支路管道(S2)上均设置有调节阀(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热解氮化硼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体(1)具有尾气出口(1C);
所述制备热解氮化硼的供气系统还包括:尾气处理装置(9),连通于炉体(1)的尾气出口(1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热解氮化硼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供气瓶(4)内置的保护气为惰性气体。
8.一种制备热解氮化硼的供气系统的供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方法由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热解氮化硼的供气系统来实现,其包括步骤:
S1,首先采用真空泵对炉体(1)进行抽真空处理;
S2,当炉体(1)内的真空达到极限后,开启保护气供气瓶(4)以对所述多个三氯化硼供气瓶(2)与第一进气口(1A)之间的第一干路管道(C1)、各三氯化硼供气瓶(2)与第一进气口(1A)之间的第一支路管道(S1)、所述多个氨气供气瓶(3)与第二进气口(1B)之间的第二干路管道(C2)以及各氨气供气瓶(3)与第二进气口(1B)之间的第二支路管道(S2)进行吹扫,吹扫后的气体直接进入炉体(1)内并再通过真空泵排出炉体(1);
S3,当炉体(1)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到达极限真空状态后,对炉体(1)进行加热;
S4,当炉体(1)达到目标温度并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次开启保护气供气瓶(4),并使保护气供气瓶(4)内的保护气按一定压力、一定流量供入炉体(1);
S5,当进入炉体(1)内的保护气稳定后,开启所述多个三氯化硼供气瓶(2)并向炉体(1)内供入三氯化硼;
S6,待炉内(1)压力以及保护气和三氯化硼的流量稳定后,开启所述多个氨气供气瓶(3)并向炉体(1)内供入氨气,以使氨气和三氯化硼在炉体(1)内发生化学气相沉积反应;
S7,当化学气相沉积反应结束并开始降温后,首先停止供入氨气,待氨气流量下降至0并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停止供入三氯化硼,待三氯化硼流量下降至0后,再次开启保护气供气瓶(4)以对各三氯化硼供气瓶(2)与第一进气口(1A)之间的第一支路管道(S1)以及各氨气供气瓶(3)与第二进气口(1B)之间的第二支路管道(S2)进行吹扫,吹扫后的气体直接进入炉体(1)内并再通过真空泵排出炉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先导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先导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91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