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鱼道水深的流量调节池及鱼道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28439.6 | 申请日: | 202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任奎;卢乾;吴宏荣;施家月;朱瑞晨;吴世勇;何涛林;汤优敏;吴宇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E02B8/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鱼道 水深 流量 调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鱼道水深的流量调节池及鱼道,所述鱼道的出口、进口分别与上游水库和下游河道相连,调节池包括底板和边墙,边墙上开设有调节池进口和调节池出口,调节池进口与进口段鱼道相连,调节池出口与出口段鱼道相连相连,所述边墙上还设有溢流堰,溢流堰外侧设置台阶消能结构,溢流堰采用自溢流的方式将调节池内多余的水溢出池外,所述调节池进口处设置台阶,台阶顶部与进口段鱼道平顺连接并高于调节池底高程,使调节池被配置为具有一定的死水位,台阶顶部低于溢流堰顶部,且与溢流堰顶部形成一定的高度差;本发明将鱼道内部分水量通过溢流堰自由溢出,控制鱼道内水深,维持鱼道内水流流速稳定,达到鱼类洄游要求,提升过鱼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鱼道水深的流量调节池及鱼道。
背景技术
随着水利水电事业的高速发展,现代水电工程必须与环境和生态相和谐,大坝建成后,鱼类洄游或其他活动可能会被终止或遭受水轮机的破坏,影响鱼类种群的繁殖。为了保护鱼类资源和河流的生物多样性,大坝过鱼设施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鱼道呈连续阶梯状的水槽式建筑物,可适用于多种鱼类,为目前最常见的过鱼设施。
一般,大坝上游运行水位是变化的,若在上游大坝设置1个水库鱼道出口,导致鱼道内水深变化较大,与鱼道进口处水深难以协调,鱼道进口段流速变化较大,鱼类由鱼道进口通过鱼道洄游水库受到影响,难以保证过鱼效果。为了控制鱼道池室水深,与进口处水深保持基本一致,保证池室内的流速满足鱼类洄游要求,传统的方法是,在上游需要设置底板高程不同的几个出口,通过闸门的启闭,调度鱼道运行,以适应上游水位的变化。但以上方法要求鱼道出水口闸门根据上游水位变幅进行启闭,运行方式复杂,不便于管理,且出水口数目多,投资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鱼道水深的流量调节池,将鱼道内部分水量通过溢流堰自由溢出,控制鱼道内水深,维持鱼道内水流流速稳定,达到鱼类洄游要求,保证过鱼效果,减少投资。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鱼道水深的流量调节池,所述鱼道的出口、进口分别与上游水库和下游河道相连,其特征在于:调节池包括底板和边墙,边墙上开设有调节池进口和调节池出口,调节池进口与进口段鱼道相连,调节池出口与出口段鱼道相连,所述边墙上还设有溢流堰,溢流堰外侧设置台阶消能结构,溢流堰采用自溢流的方式将调节池内多余的水溢出池外,所述调节池进口处设置台阶,台阶顶部与进口段鱼道平顺连接并高于调节池底高程,使调节池被配置为具有一定的死水位,台阶顶部低于溢流堰顶部,且与溢流堰顶部形成一定的高度差。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水平矩形结构,所述边墙包括第一边墙、第二边墙、第三边墙和第四边墙,所述第四边墙上设置溢流堰,第二边墙靠近溢流堰的一端设置调节池出口,第三边墙远离溢流堰的一端设置调节池进口,所述调节池进口和调节池出口所处的边墙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出口与出口段鱼道平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堰为实用堰或薄壁堰,溢流堰堰顶靠近调节池内部的一侧高于溢流堰堰顶远离底板的一侧,顶面呈向下倾斜的斜面,且倾斜夹角不小于45°。
进一步的:所述台阶消能结构设置多个高度逐步降低的台阶,台阶面坡比为1:1~1:4。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的底板、边墙和溢流堰可采用混凝土或有机玻璃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鱼道,能够应用于上游水库水位变化大且频繁,下游河道水位比较稳定的应用场合,减少工程投资和运维成本,并达到鱼类洄游要求,保证过鱼效果。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道,所述鱼道的出口、进口分别与上游水库和下游河道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道中设置上述的调节池,并用所述调节池替代鱼道在上游水库的底高程不同的多个出口及配置的各出口闸门,而使得鱼道只需设置一个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84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