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传动润滑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27782.9 | 申请日: | 202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2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邵安仓;张洪溢;李昌健;范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盘古润滑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5/08;F16H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李永联 |
| 地址: | 266228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传动 润滑 结构 | ||
1.一种齿轮传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齿面润滑结构(1)、驱动齿轮(2)以及齿圈;所述驱动齿轮(2)能够与所述齿圈相互啮合;所述齿面润滑结构(1)设置于所述驱动齿轮(2)上,并能够对所述驱动齿轮(2)与所述齿圈之间啮合的齿面进行润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传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为内齿圈(3),所述内齿圈(3)通过内轮齿与所述驱动齿轮(2)相互啮合;所述齿面润滑结构(1)包括固定支架(101)、连接轴(102)、前挡板(105)、后挡板(107)以及输油管(106);所述连接轴(102)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01)上,所述连接轴(102)内沿轴向设有润滑油道(1021);所述前挡板(105)设置于所述连接轴(102)上,并可绕所述连接轴(102)转动,所述前挡板(105)内设有输油道(1051),所述前挡板(105)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使所述输油道1051)与所述润滑油道(1021)连通;所述输油管(106)设置于所述驱动齿轮(2)的齿根处;所述输油管(106)一端连接于所述前挡板(105)上,并与所述输油道连通;所述输油管(106)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挡板(107)上;所述输油管(106)上设有出油口(1062);所述驱动齿轮(2)夹设于所述前挡板(105)和所述后挡板(107)之间,并能够带动所述前挡板(105)和/或所述后挡板(107)和/或所述输油管(106)一起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传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为外齿圈,所述外齿圈通过外轮齿与所述驱动齿轮(2)相互啮合;所述齿面润滑结构(1)包括固定支架(101)、连接轴(102)、前挡板(105)、后挡板(107)以及输油管(106);所述连接轴(102)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01)上,所述连接轴(102)内沿轴向设有润滑油道(1021);所述前挡板(105)设置于所述连接轴(102)上,并可绕所述连接轴(102)转动,所述前挡板(105)内设有输油道(1051),所述前挡板(105)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使所述输油道(1051)与所述润滑油道(1021)连通;所述输油管(106)设置于所述驱动齿轮(2)的齿根处;所述输油管(106)一端连接于所述前挡板(105)上,并与所述输油道连通;所述输油管(106)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挡板(107)上;所述输油管(106)上设有出油口(1062);所述驱动齿轮(2)夹设于所述前挡板(105)和所述后挡板(107)之间,并能够带动所述前挡板(105)和/或所述后挡板(107)和/或所述输油管(106)一起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齿轮传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面润滑结构(1)还包括进油接头(103),所述进油接头(103)设置于所述连接轴(102)的一端部,所述进油接头(103)内设有输油口,所述输油口与所述润滑油道(1021)相连通;所述进油接头(103)用于连接集中润滑系统;和/或,
所述齿面润滑结构(1)还包括压缩弹簧(104);所述压缩弹簧(104)套设于所述连接轴(102)的凸台上,并夹设于所述固定支架(101)和所述前挡板(105)之间;和/或,
所述连接轴(102)一端通过键(109)与所述固定支架(101)连接;所述前挡板(105)可绕所述连接轴(102)360°转动;和/或,
所述连接轴(102)另一端设有定位销轴(108),所述定位销轴(108)一端通过螺纹设置于所述连接轴(102)上,并与所述连接轴同轴;所述定位销轴(108)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驱动齿轮(2)的中心孔内,并与所述驱动齿轮(2)同轴设置;和/或,
所述连接轴(102)上套设有铜套(111),所述铜套(111)位于所述连接轴(102)和所述前挡板(105)连接处之间,并与所述前挡板(105)紧密配合;所述铜套(111)可随所述前挡板(105)一起绕所述连接轴(102)转动;所述铜套(111)和所述连接轴(10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113);所述铜套(111)两侧位于所述前挡板(105)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垫圈(110),所述垫圈(110)位于所述驱动齿轮(2)一侧还设有挡圈(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盘古润滑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盘古润滑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77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